首頁>健康>

昨天推送了《楊振寧院士逃過家族遺傳糖尿病》的文章,楊老的祖父、父親……都曾患上2型糖尿病,晚期深受併發症的困擾。

楊老一家的家族特徵非常明顯,那究竟是不是基因的事兒呢?

不一定!

基因很複雜,對人類來說,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哪怕只是出現了一個微小的變化,都有可能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

所以,其實人類的基因是非常穩定的,很難發生哪怕很小的變化。絕對不會說吃某種食品就能把基因改變了,那人類早就不知道變異成什麼樣子了。

基因這麼穩定,按照這個道理,那楊振寧院士也一定逃不脫糖尿病的宿命啊?為啥他卻沒有糖尿病,其實除了基因,還有同樣重要的:

環境!

環境遺傳!這就是我們今天想聊的。其實,古人對環境“遺傳”也是有認知的。比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同樣一顆種子,放在南方北方,結出來的果實不一樣。

曾經有項很“惹火”的研究:

生活在美國的印第安人(接受和習慣了白種人先進生活方式),他們的糖尿病患病率是全世界最高的,高達38%。

而生活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基因高度一致),糖尿病患病率僅有6.9%(生活方式保持了過去的風格),連美國同族人的 五分之一 都不到。

生活方式不同,糖尿病患病率竟相差這麼多。

這個例子就告訴我們,環境因素和基因同等重要。

環境不但能改變人,還會“遺傳”!

比如,愛吃肉、喜愛油炸食物的父母會把這種和基因毫不相干的生活方式毫不保留的“遺傳”給自己的子女。

當孩子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成家後又把這種飲食習慣傳遞給自己的子女,一代一代傳下去。

比如我們常常看到一種現象,要胖一家胖,一家人的體型高度類似。當然,這裡也有基因的因素,但生活方式的“遺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仔細詢問就會發現,一家人都喜歡吃高熱量的食物,都不愛運動。

比如,高鹽飲食習慣的“遺傳”,吃慣了高鹽飲食的家庭,往往味蕾已經發生適應性改變,別人覺得很鹹,而他卻覺得剛好。

人的味覺通常是從小培養出的習慣,幾歲前就已經形成了的牢固“記憶”。所以,最可怕的地方,就是這種高鹽家族,一不小心就把高鹽味蕾”遺傳“給了孩子。要知道,孩子對鹽的要求比普通成年人還要嚴格。

孩子適應了高鹽飲食習慣,更會任性地由著自己在家養成的這種口感去“尋覓”這種“有滋味”的食物,比如超市裡的各種成品高鹽食物,比如飯店裡口味很重的”美食“。

再如,不愛運動也”遺傳“,如果父母都沒有運動習慣,回到家不是坐著看電視、看手機,就是在電腦邊工作,孩子也不會主動去養成運動的習慣。

久坐或懶動的不良習慣很容易傳給孩子,因為這很容易做到。

在這種生活方式“遺傳”下長大的孩子,往往還未成年就已經發生血糖血脂尿酸等代謝紊亂,年紀輕輕就出現了代謝綜合徵。

這些情況,如今在臨床上也越來越常見,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環境“遺傳”的重要性。

回到昨天的文章,楊振寧院士將自己逃出”糖尿病家族史“歸結為母親帶來的良好基因,有這方面的可能,但也要看到,楊老為改變”環境“遺傳做出的努力,比如清淡飲食、少吃多餐,堅持運動等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總之,基因我們沒辦法改變,好的環境(健康生活方式)我們要努力去創造!

大家加油!

23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饅頭放在冰箱裡,3天以後就會產生黃麴黴毒素?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