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季,常常外面北風凜冽,室內由於供暖分外燥熱,很多人出現口乾舌燥流鼻血的狀況。別以為這是小問題,專家說,這些情況嚴重了也是一種病,中醫稱為燥邪,西醫稱為乾燥綜合徵。因此,冬季防燥必不可少。防燥,內外兼修,效果才好。
本期專家:
趙金祥:中醫內科博士,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傳統診療中心主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藥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鍼灸協會針藥結合委員會主任委員。
身體總“乾燥”,這也是病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現口乾、眼乾、嘴脣乾裂的症狀,甚至有人同時伴有牙齒迅速齲壞的情況。大多數人對此毫不在意,以為多喝點水就好了。殊不知,身體經常處於乾燥狀態可能也是一種“病”,西醫將之稱為乾燥綜合徵,而中醫稱其為燥邪。
燥邪命名的源頭,應該是《黃帝內經》中“燥勝則幹”的論述。最早系統描述燥邪特點的是金代劉完素,他將之描述為“諸澀沽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其中的“澀、枯、涸”,都是描述人體內津液匱乏的程度。如舌乏津潤,就會表現舌苔毛糙或起芒刺,或舌質乾澀無澤;目少液潤,則眼球乾澀,轉瞬不利,如有物染,視物不清;面板少津液,則乾燥粗糙,攣急不柔和,嚴重者可見皸裂,掀起,狀如鱗片,即中醫所謂的“肌膚甲錯”,也是津液枯涸的常見症狀。此外,還有口乾欲飲,尿少,便結等。
生活中,如果出現明顯的口乾或眼乾,同時伴有牙齒迅速出現齲齒,或成年人反覆出現腮腺腫大、關節疼痛、肌肉無力、全身痠痛、乾咳、胸悶等問題,應及時就診。
一般來說,陰虛體質的人、戶外工作者、講話多者、習慣熬夜者及喜好食燥熱食品的人,特別容易在冬季感受燥邪而發病。
哪些訊號代表你“燥”了
冬燥是人在冬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中醫學一般將其分為“溫燥”和“涼燥”,兩者都有口乾、鼻咽乾燥、面板乾燥的情況,但涼燥程度比較輕,二者最主要區別在於溫燥多伴有溫熱的表現,而涼燥多伴有寒涼的表現。具體來說,冬燥者主要有以下症狀:
聲音沙啞。在冬燥中,咳嗽最要命。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斷身體是否乾燥的地方。症狀較輕的會出現聲音嘶啞、喉嚨疼痛及口腔潰瘍等症狀;有些人會咳嗽,聲啞氣喘不停,夜晚易發作,進而無法安心入睡;對於體質差的人,這種咳嗽有可能轉變為慢性支氣管炎等。
鼻敏感。中醫認為,鼻子敏感多為肺虛所致。每逢秋冬季節,很多人會出現鼻子敏感問題。鼻黏膜在冬天特別容易乾燥,乾燥後再用手指去挖,易導致鼻子出血。還有些人的表現則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噴嚏。
面板乾燥。面板在乾燥環境下特別容易受影響,甚至出現瘙癢、皸裂。如果你經常忍不住撓面板、抓癢甚至舔舐嘴脣,說明肌膚已經缺失水分了。冬季是季節性面板問題的高發季節。
驚厥。乾燥的冬天,一些身體免疫力不好的人會心神不寧,甚至出現驚厥現象。出現這種情況應儘早去醫院就診。
頭髮乾燥。冬天乾燥,氣血迴圈變差,血液無法將養分帶到頭髮毛囊,頭髮易出現乾燥枯黃。當你發現頭髮枯黃掉落,那就是冬燥找上你了。
便祕。冬天體內水分過度蒸發,加上腸胃功能變弱,不少人會出現大便乾結情況。
冬季防燥 內外兼修
冬季防燥必不可少,內外兼修,效果才更好。
補充水分潤起來。應對冬燥,喝水是最直接的方法。喝水有講究,最好喝白開水,少量多次,不要“牛飲”或等口渴了再喝。睡前喝點水可避免夜間因出汗、呼吸、尿液損失水分導致的血液黏稠,早晨喝點水可及時補水。
充足睡眠“養”起來。《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冬季養生需要早睡晚起,增加睡眠一小時,可以幫助我們儲存能量,養精蓄銳。
飲食注意“淡”下來。今年冬季天氣較為乾燥,多喝水、多喝粥,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正是預防冬燥的好方法。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會助燥傷陰,加重冬燥,應少吃或不吃。
室內環境溼起來。控制好居室溫度、空氣溼度。通常,室溫在18℃至24℃之間、溼度50%至60%為宜。可在暖氣片上搭一條溼毛巾、在家中放幾盆水增加室內溼度,還可以養些綠蘿、吊蘭等植物,或使用加溼器來調節溼度。
注意把暖護起來。外出儘量減少身體裸露部位,如手、臉,出門記得戴口罩、手套;使用護膚品、護髮品可減少面板、頭髮水分的減少,宜使用具有保溼作用的化妝品,洗澡次數不宜過多,以每週1-2次為宜,洗澡後可擦些護膚油,以保持面板溼潤;多注意臍部、胃部保暖,外出及時增添衣物,睡覺時蓋好胸部、腹部。
加強運動活起來。應根據個人體質,進行適當體育鍛煉。但運動不可過量,以免加重冬燥程度。
情致調養樂起來。冬季一派寒冷肅殺景象,往往令人產生緊張、憂慮等不良情緒,易使人食慾不振,使人體免疫力降低。因此,生活中應注意保持樂觀情緒,經常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納新,以收斂“神氣”,使肺氣不受燥邪侵害。
穴位按摩 祛燥下火
天干氣燥,人們很容易上火。有三個穴位,經常按摩,可以起到除燥下火的作用。
照海穴。照海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意為照射,海,象徵大水,“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乾燥、目赤、失眠等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
合谷穴。合谷穴就在我們常說的虎口這個地方。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中醫講“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果你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祕、發熱、口乾等症狀,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這個穴位按摩起來比較方便,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可以祛火降燥。
太沖穴。太沖穴位於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釐米的凹陷處。它屬於足厥陰肝經,因此對肝火旺盛帶來的上火症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在按摩太沖穴前,最好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降燥食譜 以“潤”為主
冬季養生降燥不能一味保暖和補充熱量。冬補當謹守一個“潤”字,要注意防燥護陰、滋陰潤肺,應以“清潤”為宜,平時注意補水,多飲些淡茶、豆漿等。白色食物(白色入肺,可潤燥養肺)如蘿蔔、梨、荸薺、百合、藕、銀耳等,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作用,可以多吃一點。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
玄桔麥冬茶:玄蔘5克,桔梗5克,麥冬10克,射干10克,沙蔘10克,煮開後當茶飲。功效:用於乾咳、聲沙、咽痛初起者,如咽痛可以加入銀花15克。
烏梅橄欖茶:烏梅3—5枚,橄欖3—5枚,加水煮開後當茶飲。功效:生津利咽,適用於咽乾舌燥者。
胖大海茶:胖大海5克,開水泡後當茶喝,每天一次。功效:利咽潤喉,尤適宜較多的人飲用。
太百瘦肉湯:太子參100克,百合50克,羅漢果半個,豬瘦肉150克。豬瘦肉洗淨,太子參、百合、羅漢果洗淨,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改文火煲1—2小時,調味食用。功效:清潤肺燥、益肺生津。適合氣虛肺燥、咳喘氣短、口乾、咳嗽咽乾者飲用。
此外,平時還可用些中草藥泡茶喝,防燥去火,如用石斛、北沙蔘、元參、麥冬等泡茶,如咽喉腫痛已經發生,則可以泡服金銀花、菊花等。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