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每個人的口味都有所不同。
比如有人喜歡吃香菜、生薑等一些特殊味道的食物,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眼中,這些特殊的味道實在是難以接受,其中最受爭議的一款就是折耳根。
折耳根又稱“魚腥草”,主要集中在雲南、四川、貴州等西南部,是一種中草藥材。
當年李時珍第一次發現它時,因為它太難吃了,就給它起了“魚腥草”這個名字,後來醫書中又稱它為“豬拱鼻”、“狗蠅草”、“臭菜”等等,由此可見它的味道是多麼濃郁。
折耳根,為何會那麼“臭”?
折耳根之所以有這麼刺激的氣味,主要是因為其中含有一種叫做“癸醯乙醛”,又叫做“魚腥草素”的化學物質。
所以,不少人難以接受折耳根的味道,食用它是,對其反感程度輕的人會認為是在幹嚼藥材,重者則會引起食慾不振、反胃、噁心、乾嘔等症狀。
但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對於那些喜愛折耳根的人來說,沒有折耳根,吃下的飯就沒有了靈魂。
比如,貴州每年消費折耳根高達20萬噸以上,涼拌折耳根,折耳根蘸水,可是貴州的美食靈魂;川渝地區,折耳根是火鍋的標配;雲南的臘肉炒折耳根也是一道經典美食……
折耳根能致癌?
折耳根不僅味道存在著爭議,它還有一個更大的爭議點,那就是“致癌性”。
在古代,折耳根就被認為是有毒性的藥材。《本草綱目》記載折耳根:辛,微溫,有小毒,小兒食之,三歲不行。
90年代末期,一個關於馬兜鈴酸導致腎病的研究掀起了一次熱潮,而魚腥草中就含有“馬兜鈴酸”這種物質。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馬兜鈴酸及其進入人體後代謝出來的馬兜鈴內醯胺1型,從而引起馬兜鈴酸腎病。
不過,慕尼黑大學的研究者研究發現魚腥草直接含有的是馬兜鈴酸的代謝物---馬兜鈴內醯胺2型,從而引發了爭議。
魚腥草支持者認為,治病的馬兜鈴內醯胺1型和魚腥草中含有的馬兜鈴內醯胺成分並不完全一致。
即使馬兜鈴內醯胺2型有可能致病,但是任何不談劑量的成分研究都是偽科學,所以很難確定魚腥草與腎病或者癌症有很大關係。
魚腥草反方則認為,即使如此,也不能認為魚腥草就是安全的。
雖說目前還沒有直接研究能夠證明魚腥草含有的馬兜鈴內醯胺成分不會導致腎病,但已有研究明確馬兜鈴內醯胺有腎毒性,它有致癌的可能,既然如此,不用談劑量,在日常飲食中也無法嚴控劑量。
所以,即使風險再小,也是風險,應當儘量避免。
(馬兜鈴酸和馬兜鈴內醯胺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凋謝死亡)
對此,衛生部則表明:折耳根含有的馬兜鈴酸,並非是強腎毒性、強致癌性的馬兜鈴酸。也就是說,對於折耳根,官方並沒有明確的態度了。
不過,2002年《柳葉刀》曾指出:中國西南地區(四川、廣西)慢性腎病發病率最高,為18.3%,相當於每5人裡就有1人患慢性腎病,遠遠高於全國其他地區。
與此同時,中國現在已禁止使用魚腥草注射劑。
折耳根面前的取與舍
那折耳根到底能不能吃呢?衛生部表明了態度:不提倡,但也不反對。
所以,吃或不吃,決定權就在自己手上了。
對於那些折耳根的真愛粉,既然折耳根的毒性尚未明確,那很可能對身體沒什麼危害。
比起這不值一提的小危害,還是涼拌折耳根、折耳根蘸醬、折耳根炒臘肉等等折耳根系列給舌尖帶來的驚喜更重要。
不過,還是要在這裡奉勸那些真愛粉,折耳根雖美味,但是不要貪吃!
雖說毒性尚未明確,但是還是謹慎些為好!
而對於那些無法接受折耳根味道的人來說,那就恭喜了,你們又少了一道選擇題!
參考文章:
【1】Across Asia, liver cancer is linked to herbal remedies: study
【2】雷榮輝,吳純啟等. 馬兜鈴酸致突變及致癌性研究進展. 中國新藥雜誌2007年第 16卷第2期:114-117
【3】陳少丹,魚腥草中生物鹼和醯胺類成分的研究,瀋陽藥科大學學報,2013.11 (【全文】魚腥草中生物鹼和醯胺類成分的研究_瀋陽藥科大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