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我查出黑色素瘤。為了尋求更好的治療,我來到心中的“殿堂”級腫瘤醫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在那裡接受了三次手術,還加入一項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
我也不確定到底是手術還是免疫療法起了作用,反正現在的我早已康復,迴歸正常生活。
透過參加臨床試驗,我免費用上了現在熱門的PD-1免疫療法“K”藥帕博利珠單抗,當時它還在臨床試驗階段,後來成為黑色素瘤的標準療法。
現在,當我看到更多的人能受益於它時,我感到很自豪,因為我也在其中出了一份力。
▌額頭上的“怪斑”,竟是黑色素瘤
當時,我發現自己額頭上長了一些奇怪的“雀斑”。它並沒有不規則的邊界,或是面板科醫生所說的黑色素瘤的典型特徵,但我就是感覺有些不對勁。
我成長於20世紀70年代,那時人們並不在意紫外線傷害。所以,我也知道自己年輕時受到大量的紫外線暴露,而這將使我面臨更高的面板癌風險,因為我的面板相當白。從20多歲起,我已經兩次被診斷出侵蝕性潰瘍。
我諮詢了面板科醫生,問了關於“雀斑”的事,她堅持要我去找她看看。我真的很慶幸,遇到這麼一位負責的醫生,因為檢查結果竟是黑色素瘤。
▌我的黑色素瘤治療
確診後,我到MD安德森癌症中心完善了癌症相關檢查。
首先,透過相關檢查和影像資料,他確診我患有黑色素瘤,還好腫瘤仍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可能只需要手術治療。2016年2月,我做了手術切除了額頭的“斑”,不久後又做了整形手術。
不幸的是,大約9個月後,我的脖子一側冒出一個腫脹的淋巴結,就在下巴下方。由於韋伯醫生團隊此前已提醒我注意事項,所以一發現淋巴結腫大,我立刻通知了他們,然後回到MD安德森癌症中心馬上接受複查。
結果顯示:黑色素瘤復發了,而且癌症已經轉移。
這一次,韋伯醫生建議行頸部解剖或者從該區域切除多個淋巴結,以確定癌症擴散程度。我在2016年11月做了這個手術。
在韋伯醫生切除的20個左右的淋巴結中,只有我脖子上的一個腫大淋巴結檢測出癌症呈陽性。但我和他都不認為只有這一個轉移灶。
所以,當韋伯醫生推薦我做免疫療法臨床試驗時,我馬上同意了。我不想再經歷一次癌症復發。
▌免疫療法救了我的命
韋伯醫生將我轉診到邁克爾·戴維斯博士哪裡,他讓我參與了一項伊匹木單抗和帕博利珠單抗治療ⅲ期黑色素瘤患者療效的對照試驗。
我於2017年2月加入臨床試驗,並被隨機分配到帕博利珠單抗組。我開始每3周接受一次免疫治療,上次治療已是2018年2月。
起初,我非常擔心副作用,但實際上,副作用很小,只是胃有點不舒服,其他就沒什麼問題了。我很感激它讓我有了對抗黑色素瘤的第二道防線。
我的康復情況很好,在最後一次接受免疫治療後的那個週末,我和家人還一起去大峽谷進行了一次為期3天的野營,以示慶祝。那時是隆冬時節,我們帶著食物、水和帳篷徒步,但我仍然堅持下來了。
▌我的後癌症時代
如今,我唯一比較明顯的副作用就是脖子左側因一些疤痕組織變得有點僵硬,但透過練瑜伽和使用一些草藥可以緩解。對於這點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我完全可以接受。
回想起來,我非常慶幸自己參加了臨床試驗。我非常信任韋伯醫生。所以,當他建議我考慮免疫療法臨床試驗時,我欣然同意了。這似乎是我的最正確的選擇。
距離我最後一次接受免疫治療已過去三年了,我的癌症一直沒再復發。
如今,每當有人問我對參加臨床試驗的看法時,我都會告訴他:“如果你符合入組條件,而且身體情況允許,那就不要猶豫了!”
1.患者可以免費獲得還沒上市的最新藥物,這些藥物是花錢都買不到的。
2.臨床試驗最後的結果要作為循證醫學依據,因此對整個過程的管理極其嚴格,參加試驗的患者可得到全程、全方位的管理。即使被分到對照組,醫生也會採用目前標準治療方案,而且會嚴密監測用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等。
美國在癌症研究領域全球領先,各類新藥臨床試驗數量也遙遙領先。然而,貿然赴美參加臨床試驗卻面臨著許多風險,尤其是在全球疫情特殊時期。
患者不妨先透過國際遠端會診,請美國權威腫瘤專家評估病情,給出初步治療方案,並瞭解目前國際上的最新治療進展,以及相關臨床試驗詳情,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