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生活節奏都是很快的,在吃放上就不是很講究了。吃飯不規律,一天兩頓飯,熬夜的時候吃垃圾食品是經常的事情。還喜歡用咖啡、煙、酒等提神,加上快餐業的興起,都會刺激胃腸黏膜,很容易造成脾胃不和的情況。
鄰居家一個小男孩,家裡人慣的不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正常吃飯的時候不吃什麼東西,過不了多長時間就餓了,喜歡吃些垃圾食品充飢,三天兩頭的消化不良,腸胃不舒服後經常吃藥,醫生建議他要按時吃飯,不讓他吃垃圾食品,自從飲食規律後,孩子也很少鬧腸胃不適的情況。
很多人的胃部不適都可以飲食的改善進行適當的調理,能夠改善腸道疾病的方法有很多,最簡單易行的就是熬粥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補脾養胃的熬粥方法第一、胡蘿蔔大米粥
準備大米和胡蘿蔔,當大米煮成粥後,加入我們準備好的胡蘿蔔,接著熬成濃粥,健脾溫胃的作用都是很明顯的。
第二、糯米小麥粥
把這兩種食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熬成粥,喜歡喝甜的可以加糖,能夠起到暖胃健脾的效果。
第三、蓮子白果粥
將這幾種食材準備好,蓮子和白果需要先弄碎加入鍋中,同時放入糯米,加入適量的水熬成粥,早上和晚上的時候可以吃非常的暖胃。對於脾胃虛寒導致的腹瀉,腹痛等症狀有很好的輔助療效。
如果脾胃虛弱的人群可以在早上和晚上的時候熬些養生粥喝,並且能夠長期堅持下去,對脾胃的養護都有很大的作用。讓腸胃能夠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洩,達到平衡狀態,保持旺盛的新陳代謝。
同時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在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不能什麼事情都追求潮流,追求快節奏
1、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嚥
很多人吃飯的時候都是非常快的,為了工作的需要,有些人邊吃邊走,三兩分鐘就吃完了。而有些在一線工作的人,全都是邊工作邊吃飯的,有時候為了生活也是迫不得已。殊不知這樣的生活習慣對身體也是不好的,吃飯要慢一點兒,細嚼慢嚥才能夠促進消化吸收,還能夠促進唾液的分泌,口腔疾病也就減少了。吃飯過快的人群,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腸道疾病,建議大家吃飯的時候好好的咀嚼一會兒,不要太快。
2、喝水不要太快
生活中很多人喝水都是等到水晾涼之後一口氣喝完,水喝的太快了就容易身體不適,還會出現噁心、嘔吐等情況發生,而且在短時間內飲用大量水也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腎臟不能很好地排洩過量的水,也會造成低鈉血癥。而對於有心臟病的人來說喝水太快,就會增加心臟負擔,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所以大家喝水的時候也不能喝太快,不要太燙或過涼,要慢慢的喝水。
3、呼吸要勻稱
在中國古代講究慢呼吸養生,就是緩慢的呼吸形式,相當於一呼一吸6秒左右,養成深呼吸的習慣,能夠促進肺部迴圈,增加腸道的蠕動。每天堅持這樣的深呼吸能夠讓身體達到良好的狀態。
4、起床的時候不要太猛
早上我們起床的時候由於剛剛醒來,血液流速比較慢,有時候起的太猛,就會出現頭暈眼花等症狀。尤其是老年人建議醒來之後在床上再躺三分鐘左右,伸伸腰踢踢腿,讓血液迴圈流暢之後再慢慢穿衣服起床,這樣就沒有不適的情況發生了。
5、及時排尿不憋尿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不願意起夜,就有憋尿的習慣,長期憋尿會引起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症狀,所以有尿感時要及時去廁所排尿,才能夠保證身體健康。
對於老年人來說平衡力是很差的,關節也逐漸變硬,肌肉萎縮,所以不管做什麼動作都要緩慢進行,避免猛回頭的情況,只要我們堅持上面的這5種好習慣,自己就會越來越健康。
生活中有些水果是屬寒性的,不適合腸胃不舒服的人群食用今天給大家簡單介紹幾種,在飲食的過程中可以少吃一些或者不吃,像桑葚、西瓜、芒果、香蕉、椰子、橘類、柿子、草莓等等都屬寒性,有腸胃疾病的人,可以少吃一點。老年朋友也不要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