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 — 糖皮質激素鼻噴霧目前是過敏性鼻炎最有效的單藥維持治療,使用推薦劑量時引起的副作用很少。此類藥物對鼻充血的治療尤其有效。具體藥物包括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糠酸氟替卡松,有幾種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可在無處方的情況下購買到。

療效 — 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對於緩解鼻塞、鼻異常分泌物、噴嚏、鼻癢、鼻後滴漏以及整體鼻部症狀比口服抗組胺藥更有效。

大多數研究支援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優於抗組胺鼻噴霧劑。

因此,在我們看來,當過敏性鼻炎嚴重到使患者就醫時,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是其一線治療。比較不同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的研究顯示這些藥物間的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起效時間 — 大多數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在給藥後數小時內起效。然而,症狀長期未得到治療的患者可能需要數日或數週才能達到最大療效。

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可分為第一代和第二代製劑。這些製劑療效相同,但第二代糖皮質激素鼻噴霧的總生物利用度(口和鼻)顯著低於第一代藥物,因而全身作用風險更低:

第一代–倍氯米松、曲安西龍和布地奈德(10%-50%的生物利用度)

第二代–丙酸氟替卡松(<2%)、糠酸莫米松(<0.1%)、和糠酸氟替卡松(<1%)

2%-10%使用噴霧劑的患者報告有鼻黏膜區域性刺激,包括乾燥和燒灼感,以及液體藥物流入咽喉部引起的不適。含乙醇或丙二醇的製劑比水性製劑的刺激性更大。

使用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存在兩類鼻出血問題:明確的鼻出血和鼻涕中帶有少量血:

鼻涕中帶血問題的治療,常常是單純地對有血涕側鼻腔停藥數日,然後再重新開始給藥。患者有時可透過使用正確的給藥技術以及在症狀控制後逐漸減量至該個體的最低有效劑量來最大程度減少這些併發症。在初次開處方時和隨訪時為患者演示正確使用所有吸入性藥物的方法很有幫助。水型噴霧劑和乾粉噴霧劑的使用說明不同。

在臨床試驗中,使用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和安慰劑均帶來了顯著的鼻出血,因此其部分原因可能是反覆噴藥導致的機械性創傷。但在減去安慰劑組鼻出血率後,仍觀察到使用不同糖皮質激素製劑的患者中有2%-12%鼻出血。明確的鼻出血通常難以預防,一旦發生,可能以後需要避免使用糖皮質激素鼻噴霧。

最佳使用 — 以患者年齡相應的最大劑量開始治療。在症狀充分控制後,可以每週降低劑量,直至最低有效劑量。重度症狀患者需要長期每日用藥。一些患者可逐步減少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的使用,並每隔一日或按需用藥來維持症狀控制。新型製劑起效快速(3-12小時內),並且按需使用似乎是有效的。這對於發作性症狀患者可能足夠了。

臨床醫生應熟悉多種製劑,因為每種製劑都有其優點和缺點。

為了最佳化這一治療的效果和治療依從性,我們建議如下:

如果有黏液痂殼,患者可在使用鼻內糖皮質激素前用鹽水鼻噴霧器或沖洗器沖洗鼻腔。如果黏液或其他殘留物阻止了藥物覆蓋鼻黏膜,則可能發生治療失敗。鹽水沖洗法見其他專題。

一日1次給藥的製劑使用方便,可幫助提高依從性。糖皮質激素製劑(曲安奈德、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和糠酸氟替卡松)均推薦一日1次給藥。

使用水型(非氣霧劑)糖皮質激素鼻噴霧時,應指導患者在噴鼻時保持其頭部微微朝下並避免頭部後仰,因為這會使藥物從鼻部流入喉部。此外,患者應避免對著鼻中隔噴,這可刺激鼻中隔。



圖片發自160醫生App



下面介紹鼻噴霧劑的正確用法

▍ 啟動藥物





第一次噴藥前需要先啟動:充分振搖瓶體;對著無人的空氣按噴霧器數次,直至看到均勻噴霧,之後才可以進行鼻腔噴藥。

如果藥物超過14天沒有使用,在使用前也需要重新啟動。對著空氣噴數次(常規2次),直到看到均勻的噴霧後才可以進行鼻腔噴藥。需要說明的是,其它鼻噴激素的啟動過程及注意事項,請嚴格遵照該藥說明書進行。



▍ 使用步驟





1. 取下防塵帽。



2. 每次使用前均要充分搖勻瓶子。



3. 輕輕擤鼻,清潔通暢兩個鼻孔。



4. 用左手指閉合右側鼻孔;頭稍前傾,右手持藥瓶,並保持瓶體垂直,然後將噴嘴小心地插入左鼻孔。將噴嘴對準左眼內眼角的方向(就像X的第一條斜線)進行噴霧。



5. 用拇指托住瓶底部,用食指和中指夾住噴嘴,用力向下按壓白色噴嘴兩側1次,並透過鼻孔輕輕吸氣,然後透過口腔呼氣。



6. 換手,右手指閉合左側鼻孔;頭稍前傾,左手持藥瓶,保持瓶體垂直,然後將噴嘴小心地插入右鼻孔,將噴嘴對準右眼內眼角的方向(就像X的第二條斜線)進行同樣的噴霧。

注:使用與鼻孔不同側的手來操作,同時想象字母X,有助於確保噴霧劑到達鼻腔,並遠離鼻中隔(兩側鼻孔中間的連線壁)。



7. 用乾淨的紙巾擦拭噴嘴,並蓋上防塵帽。





常見的操作錯誤



1. 在第一次使用前,或超過2周沒有使用時,忘記啟動噴霧裝置。



2. 頭的位置不正確,應該要稍微低頭,不要抬起頭。



3. 噴霧時瓶體沒有垂直,這可能導致噴霧不完全或者不噴霧。



4.把噴嘴推得太猛或插得太深。



5. 噴完藥後使勁擤鼻涕,這會導致藥物流失。



6. 噴完藥後使勁吸鼻子,這會導致藥物進入喉嚨,而不是進入鼻腔。



7. 噴鼻後立刻(一小時以內)用生理鹽水噴鼻或者洗鼻。應該先用生理鹽水噴鼻或者洗鼻,然後再使用內舒拿。如果在內舒拿使用後需要清洗鼻腔,至少要等待一個小時。



8. 忘了計算噴過的次數,達到噴霧次數後沒有及時更換新的一支藥物。

需要說明的是,每瓶所含藥量足夠噴藥60次(60撳/支/盒)或140次(140撳/支/盒);噴完60或140次後,請勿再使用,噴出的藥量可能不準確;應記錄每瓶噴過的次數,達到噴霧次數後,即使還能按出噴霧,也不應該再使用。



9. 噴鼻時發現藥液明顯流出,而不是形成噴霧,這通常和操作不當有關,如果方式正確,藥液會形成噴霧而不是流出。可能的原因有:未充分搖勻;噴鼻方向過於傾斜;噴嘴抵住鼻黏膜等情況。必要的時候需要補噴1次。





口服抗組胺藥 — 抗組胺藥通常能減輕瘙癢、噴嚏和鼻溢,但對鼻充血的影響不如鼻內用糖皮質激素。H1抗組胺藥分為第一代和第二代製劑。

資料顯示,H1抗組胺藥由於能夠下調H1受體組成性活性,其並非真正的受體拮抗劑,而是反向激動劑,將H1受體從活性形式變為非活性形式。某些抗組胺藥還能減少嗜酸性粒細胞的壽命。

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組胺藥 — 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組胺藥的療效與第一代抗組胺藥相似,但中樞神經系統作用更少,因此前者優於後者。第二代藥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氮卓斯汀和奧洛他定。研發這些疏脂性藥物主要是為了避免第一代藥物不友好的抗膽鹼能作用和中樞神經系統作用。大多數藥物在1小時內起效,2-3小時達到血清峰濃度。這些藥物作用時間也更長,一日給藥1次或2次。和較早期的H1抗組胺藥一樣,第二代抗組胺藥對鼻充血的作用不如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第二代口服抗組胺藥物間的療效相似。

第二代抗組胺藥的代謝產物,如非索非那定(特非那定的代謝產物)、地氯雷他定(氯雷他定的代謝產物)和左西替利嗪(純化的西替利嗪異構體),有時被歸為“第三代抗組胺藥”。研發設計這些化合物是為了使其中樞神經系統作用小於第二代藥物。

關於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組胺藥的療效,可以做出以下一般說明:

如前所述,抗組胺藥不如糖皮質激素鼻噴霧有效。

常用藥物的用法用量

西替利嗪–10mg一日1次的標準劑量適用於成人和≥6歲的兒童。

2-5歲兒童的常用劑量為5mg,一日1次。6月齡至2歲兒童的劑量可為2.5mg,一日1次。有明顯腎功能和/或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維持劑量應減半。



圖片發自160醫生App



左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是西替利嗪的活性對映異構體,僅需大約一半的劑量就能產生與西替利嗪相當的效果。對於成人和≥12歲的兒童,標準劑量為5mg、晚上使用,一日1次。6-11歲兒童的標準劑量為2.5mg、一日1次,晚上給藥。對西替利嗪作用獲得耐受的患者,採用左西替利嗪作為替代藥物不太可能有效。伴腎功能不全時,左西替利嗪的劑量需要重大調整。

氯雷他定–氯雷他定是一種在化學結構上不同於西替利嗪的長效選擇性H1抗組胺藥,≥6歲患者的標準劑量為10mg、一日1次。

2-5歲兒童的常用劑量為5mg、一日1次。對於有嚴重腎功能和/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隔日給予常規劑量。

地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是氯雷他定的主要活性代謝物,僅需大約一半劑量就能產生與氯雷他定相當的作用。對於成人和≥12歲的兒童,標準劑量為5mg、一日1次。

6-11歲兒童的劑量為2.5mg、一日1次;1-5歲兒童的劑量為1.25mg、一日1次。

非索非那定–非索非那定的建議劑量如下:≥12歲患者為180mg/d,2-11歲兒童為30mg、一日2次。存在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將成人劑量減至60mg、一日1次。在服藥時最好不要進食,尤其不要攝入果汁。

不良反應 — 第二代抗組胺藥的鎮靜作用弱於第一代藥物,但大約10%的患者使用西替利嗪會出現鎮靜作用。採用10mg、一日1次的常規劑量時,氯雷他定對大多數成年患者無鎮靜作用,但在使用更高劑量時可出現鎮靜作用。非索非那定在推薦劑量、甚至高於推薦劑量時都無鎮靜作用。

第二代抗組胺藥有不同程度的抗膽鹼能作用。特別是眼乾,在某些患者中非常明顯。

一些口服抗組胺藥可能引起體重增加,但不清楚這是刺激食慾所致還是繼發於鎮靜和疲勞的活動減少所致。和其他中樞神經系統作用一樣,使用早期的第一代藥物時體重增加更明顯,但使用第二代藥物的部分患者也可出現體重增加。預計使用非索非那定時體重增加最少。

抗組胺鼻噴霧劑 — 氮卓斯汀和奧洛他定有處方鼻用噴霧劑。這些藥物似乎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改善鼻充血,它們的療效相近。抗組胺類鼻噴霧劑起效快(15分鐘內),可“按需”給藥。其起效略快於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然而,氮卓斯汀有苦味,這可能使一些患者厭惡。

孟魯司特 — 在實驗性過敏性鼻炎中,鼻充血與白三烯C4(leukotriene C4, LTC4)濃度相關性最強,而噴嚏和鼻瘙癢則與組胺濃度相關,對於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孟魯司特的療效不如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



圖片發自160醫生App



不良反應 — 白三烯藥物的總體安全性非常好。然而,已報道了孟魯司特相關的神經精神改變,包括夢異常、失眠、焦慮、抑鬱、自殺想法甚至自殺。因此,如果患者預先存在活動性的焦慮、抑鬱或提示精神障礙的症狀,我們不會使用孟魯司特。初次開具此藥時,我們會告知所有患者這一潛在的副作用,並建議他們在察覺到不良心境作用時停藥。

鼻用減充血噴霧劑 — 現有的區域性用血管收縮減充血劑包括去氧腎上腺素、羥甲唑啉、賽洛唑啉和萘甲唑啉。對於過敏性鼻炎的長期治療,不推薦鼻減充血噴霧用作單藥治療,因為其治療3-7日後會發生α-腎上腺素能受體下調,可能導致反彈性鼻充血。最終形成一個既由藥物引起又被藥物暫時緩解的鼻充血迴圈,造成用量不斷增加,形成藥物依賴這種情況被稱為藥物性鼻炎。

相比之下,區域性用鼻減充血劑聯合區域性用皮質類固醇可有效治療症狀而又不引起藥物性鼻炎。

羥甲唑啉是一日2次給藥的長效製劑,被批准僅限用於6歲以上兒童和成人。

其他輔助治療和其他治療

鼻腔鹽水沖洗 — 鹽水沖洗鼻腔可以單獨用於較輕的症狀或在使用其他區域性藥物之前應用,以便在用其他藥物時黏膜剛被清洗乾淨。

只要裝置能提供足夠量的溶液(每側>200mL)進入鼻腔,則多種非處方裝置(包括擠壓瓶和沖洗球)都是有效的。溫鹽水沖洗鼻腔可以僅在必要時進行、基線時每日1次,或者症狀增加時一日2次。

鼻腔沖洗可改善多種鼻炎,並且正確操作幾乎無風險。

過敏性鼻炎的兒童中,鼻腔沖洗顯著改善了鼻溢、鼻充血、喉癢、睡眠質量和鼻通氣量,一項針對兒童的研究發現,鼻腔沖洗的作用與鼻內用糖皮質激素的作用相累加。鼻腔沖洗對清除長期流黏稠涕引起的鼻分泌物結痂特別有幫助。

22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冬天或是胃病高發期,3種常見乾果可適量多吃,可能有助養護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