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生活中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情形,冬天出門寒風一吹就開始鼻子疼,流鼻涕、連帶著頭也跟著疼。

進到溫暖的室內之後呢,會有所好轉,但再出去同樣的情況又會發生。

而且這些人身體的其他部位並沒像鼻子頭這樣對寒冷有這麼敏感的反應。

從中醫角度看,這種鼻子和頭特別容易遇冷疼痛的可能是督脈或者膀胱經出了問題。

在中醫看來,人體是分陰陽的,背,是陽氣彙集之處,而腹部呢則是至陰之地。

督脈和膀胱經正是兩條陽氣最足的經絡,他們都從背部經過。

督脈被稱為總督,一身之陽氣。

他循行於後背,最後上到上唇和牙齦連線的地方。

而膀胱經呢幾乎平行於督脈而行。

他也是從內眼角出上行至額頭,然後循行在後背。

這兩條經絡都是陽氣彙集的經絡,所以他們巡行部位周邊的任何部位的怕冷、發涼都是人體陽氣不足的表現。

鼻子周圍的很多穴位就是與督脈和膀胱經相關的。

所以當你陽氣不足的時候,你的鼻子就會特別怕冷,而且連帶著牙齒、牙齦和頭部都會感覺冷。

因為這些都是督脈循行過的地方。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你體內陽氣不足呢?

有些人可能是先天的體質,而更多的人是在後天的各種生活細節傷了陽氣。

多年前有個神醫曾經很紅,當時他把綠豆的價值吹得無所不能。號稱說多吃綠豆能排毒。

而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在冬天也拼命地喝綠豆湯,而且還是按這個神醫要求的,只煮到六分熟,湯還是綠的那種綠豆湯。

沒過多長時間,北京的好多醫院都接到了一些有點奇怪的病人,這些病人有個共同的病狀,就是後背都發冷發硬,但又查不出原因。

醫生經過仔細地詢問,他們的病史和生活習慣,才知道他們都是那個神醫的擁護者,喝了很長時間的綠豆湯。綠豆湯是清熱解暑的食物,夏天非常合適,因為夏天人的陽氣普遍旺盛。

就算脾胃虛寒的人在夏天對綠豆湯的寒涼之性承受力也是比較強的。

但在冬天,人體本身陽氣已經很弱了。而如果你又是一個原本就陽虛體質。

這個時候再在冬天喝了清熱的綠豆湯,而且天天喝,那顯然是對陽氣的一個重大打擊。所以這些病人的後背發涼發硬。也正是督脈和膀胱經循行的部位,這裡的陽氣受損,陽氣太弱,不能溫煦了,所以自然發涼反應。

這樣鼻子遇冷就難受,頭一吹風就疼的人不一定就是因為在冬天喝了綠豆湯,而往往是他們會有夏天把空調調得過低,使後背受涼或者生活中飲食寒涼的歷史,久而久之難免造成陽氣的折損。

那麼既然是陽氣不足,引發了這一系列問題,那就需要溫補陽氣來驅散陰霾了。

對此,我首推的辦法不是藥,而是生活方式非常簡單:曬後背。

這是生活裡非常好的一種補陽辦法,就是用陽光給你身體賦能。

你可以在每天中下午選一個最暖的時候,也可以在室內把窗戶開啟一些,讓陽光能直接曬在後背上。

即使在冬天這樣曬也不會受涼。這個時候衣服可以穿得稍微薄一點,總之儘量讓陽光能穿透。曬一個小時左右,最好能曬得微微出汗,那麼這種補陽驅寒的效果是最好的。

其次我也推薦大家用鹽熨的辦法溫通經絡,因為鹽是入腎經的,而冬天對應著腎最適合溫腎補腎了。

大家可以買那種醃菜時候用的那種大粒粗鹽,兩三斤就可以。

把這個鹽用鐵鍋炒熱之後,溫度要高於體溫,要感到熱,但能耐受就可以。

裝在布袋子裡這樣一個鹽熨包就做好了。你可以用這個鹽熨包從後腰到脖子這個部位全都覆蓋住。

總之,儘量多的溫敷住督脈和膀胱經循行之處,這樣就可以最大效率的溫補腎陽。

等鹽變涼了,可以拿出來再炒熱,再用,每天這樣做上一兩次。

如果你想借助藥的方式提振陽氣,有兩個中成藥可以選擇,一個是金匱腎氣丸,一個是附子理中丸。

這兩個藥在具體使用上是有差別的。金匱腎氣丸針對的是後背、頭部以及前面說的鼻子,一遇冷就鼻腔冷痛。這個時候金貴腎氣就比較合適。

附子理中丸側重的是治療怕冷的同時肚子尤其怕冷的,特別是一遇冷就肚子疼就腹瀉的。這是因為陽氣太虛弱,由此累積到腹部,這個原本就弱的至陰之地了,所以遇冷就腹瀉就肚子疼的時候附子理中丸更適合你。

22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老年人保護聽力注意飲食與保健小常識,這些你需要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