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藥三分毒,不管哪種藥物都會在肝臟中代謝和腎臟中排洩。現在市面上的藥物種類繁多,某些藥物會對腎臟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甚至誘發藥物性腎衰竭,所以用藥一定要謹慎,萬萬不能濫用藥。
哪些藥物易引起腎臟損傷?1、質子泵抑制劑
隨著生活水平質量提高,人們工作和生活壓力加大,再加上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吸菸酗酒等,患胃部疾病的人群逐漸增多。質子泵抑制劑應用於胃炎、反流性食管炎以及胃潰瘍等疾病治療,安全性高且副作用小,價格又實惠,因此受到眾多人信賴。不過此類藥卻會對腎臟帶來一定的毒性作用,易導致慢性腎病。腎病患者若出現不明原因反酸、噁心嘔吐、噯氣以及胃部不適,不能自行用此類藥,嚴格按照醫生囑咐用藥。另外也不能長時間大劑量用質子泵抑制劑,若大量嘔吐或腹瀉時需及時糾正體液丟失問題,然後再用藥物治療。
2、解熱鎮痛藥
解熱鎮痛藥是公認的傷腎藥物,此類藥用途廣泛,應用於止痛藥和感冒藥的主要成分,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還有雙氯芬酸以及對乙醯氨基酚等。若長期用此類藥物會導致腎臟損傷如慢性間質性腎炎,其主要症狀是發熱、皮疹和貧血,同時伴有夜尿次數增多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腎病患者吃感冒藥以及止痛藥時,先仔細閱讀說明書,主要看一看藥物成分。若含有非甾體成分,持續性用藥時間控制在三天以內,不能長期用非甾體類藥。
3、馬兜鈴酸
在很多中藥中含有馬兜鈴酸如關木通、細辛和天仙藤,還有廣防已和青木香中也含有此類成分,能起到清肺降氣和止咳平喘效果,而且也能清腸消痔,這屬於化痰止咳平喘藥。以前應用於治療痰液中帶血和痔瘡腫痛,還有腸熱痔血以及肺熱咳嗽。但此類中草藥易引起急性中毒,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以及急性腎衰;慢性中毒會導致慢性腎衰以及間質性纖維化。
4、抗生素
抗生素是醫學界的偉大發明,能抑制細菌生長和繁殖。但一把雙刃劍,抑制細菌生長繁殖的同時也會對腎臟帶來一定的毒性作用。有感染情況的人需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足量足療程用,不能突然停藥或擅自增加用藥量。
5、抗腫瘤藥
某些抗腫瘤藥雖然能殺死或抑制腫瘤細胞,不過也會對肝臟和腎臟帶來毒性作用。一般用化療藥物前需做水化,這樣能減輕藥物對肝腎帶來的損傷。放化療後癌細胞破碎瓦解,可在腎臟沉積,易導致腎小管損傷以及尿酸升高。
溫馨提示
除了以上幾類藥物外,造影劑也主要透過腎臟排洩。常用的造影劑是碘劑,常應用於血管造影和膽囊造影以及輸卵管造影等,造影劑有強大的滲性作用,會直接損傷腎小管和腎缺血,降低腎小球濾過率,進而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因此,不管用哪種藥物,必須嚴格聽從醫生建議,不能亂用藥。
#家庭醫生超能團##健康2021#
參考資料:
1、《哪些藥物容易引起腎臟損傷?這6種常見藥要小心》,腎悅中醫,2020-09-05
2、《每日一問 | 哪些藥物容易引起腎損害?》,藥事健康,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