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飲食要管: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民以食為天:國民的飲食觀有古代飲食觀和現代飲食觀之分,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我更願意遵循傳統中醫學養生飲食觀:

中醫養生學飲食觀主要是講“度“黃帝內經裡有一句話叫做 “起居有常、飲食有節” “常”就是指規律,這個“節”指的就是“度” 而“度“就是節制、均衡的意思。

就是說沒有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的說法,什麼都要吃但要節制、什麼都要吃但是要有尺度。 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生活作息要有規律,飲食要均衡有度,要符合人體健康標準。

中醫養生飲食觀用”五色、五味、來管理飲食, 五色是指:青赤黃白黑,,五味是指:酸苦甘辛鹹、 五色是指食物的顏色,五味是指食物的味道 五穀包括火谷,懸谷,金谷,水谷,土谷! 火谷,就是我們俗稱的五穀,包括玉米、小麥、大米、小米、高粱等糧食作物。 懸谷,包括蘋果、梨、柿子、李子、板栗等眾多的懸掛結在樹上的水果。 金谷,包括西瓜、南瓜、豆角、葡萄、獼猴桃等藤蔓植物上的果實。 水谷,包括蓮藕、海帶、菱角、海菜,還有水本身及這些水生植物。 土谷,包括白菜、蘿蔔、土豆等等眾多的蔬菜。

五色是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五穀雜糧,(各種糧食的顏色)他的 意思是說,我們的日常所吃的食物要五穀均衡,不分個人喜好,五穀都要吃,五味是指我們日常飲食中糧食和蔬菜的味道,什麼味道的食物都要吃,不要偏味,愛吃酸的不要總吃酸的,也要經常吃點甜的,愛吃鹹的也不要總吃鹹的,也要經常吃點辣的,五色五味是屬於中醫五行學說的範疇,每一種味道或顏色都會對應一個臟腑,

中醫養生理論講究的平衡觀,從飲食觀上來講,一個人要想氣血平衡,臟腑功能平衡,那麼首先飲食要均衡,所以提出,五色均衡,五味均衡,不偏味,不偏色,不偏嗜,只有如此才符合人體健康的養生觀念。

從現代飲食營養學來講對於飲食的要求相對科學和嚴謹一些, 現代飲食養生大體分為兩個部分: 一個是滿足身體必須需求(合理膳食)(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礦物質、水、膳食纖維素,等人體所必須的七大營養元素) 二是在滿足身體需求的同時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膳食管理)

比如說現代好多慢性疾病和遺傳本身並沒有太多的關係,比如說70年代的時候,我們國家的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很低,而今天慢性病卻列為全世界之首,究其原因就是家庭飲食觀導致的,每個人或者是每個家庭都是以自己愛吃的飲食為主,這就導致了飲食偏嗜,這也是現在許多慢性病大多叫富貴病的原因。由此可見,膳食管理的重要性。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不下百種,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製造,還有一些自身無法合成、製造,必須由外界攝取,大約有40餘種,精細分後,可概括七大營養素。

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基礎,在體內不斷的合成與分解,是構成、更新、修補組織和細胞的重要成分,肉、蛋、奶、魚、豆是提供蛋白質的主要營養素。

脂肪 脂肪是能量的來源之一,它協助脂溶性維生素(A、D、E、K和胡蘿蔔素)的吸收,保護和固定內臟,防止熱量消失,保持體溫。油脂是提供脂肪的主要營養素。

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健康所必須的物質,需要量雖少,但由於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須從食物中攝去。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兩類。它們對人體正常生長髮育和調節生理功能至關重要。蔬菜、水果是提供維生素的主要營養素。

糖類 (碳水化合物) 糖類是人體的主要能源物質,人體所需要的能量的70%以上由糖類供給。它也是組織和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五穀類是提供糖類的主要營養素。

礦物質 礦物質是骨骼、牙齒和其他組織的重要成分,同時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機能調節作用。蔬菜、水果是提供礦物質的主要營養素。

水 水是人體內體液的主要成分,是維持生命所必須的,約佔體重的60%,具有調節體溫、運輸物質、促進體內化學反應和潤滑的作用。水的來源主要由我們每天所飲用的水,以維持體內所需。

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指植物中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成分,是維持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它能軟化腸內物質,刺激胃壁蠕動,輔助排便。並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葡萄糖的吸收。

所以現代營養學提出要合理膳食,尤其指出:慢性病或者亞健康的人群不但要合理膳食、而且要合理管理膳食結構。

目前中國針對慢性病的蔓延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膳食要求,這裡面就提到了“飲食要管”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的原則, 比如:肺病的人要適當的多吃木耳,脾虛的人要多吃山藥,高血壓的患者多吃芹菜、便祕的人一定要補充益生菌和膳食纖維素,腎結石的患者少吃或不吃芹菜、高血脂的患者不要吃蛋黃、動物內臟,高血糖的患者不要吃香蕉等等,比如:心腦血管病人要三少一高”,即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 還有要管理糖的攝入、要管理鹽的攝入、要管理蛋白質的攝入、之所以要管,就是要在人體在亞健康階段或者是疾病階段通過飲食管理達到恢復或保持健康的目的。

在飲食管理中呢又把,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的健康飲食做了細分。

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的飲食比例大約是這樣的,也就是飲食寶塔原則,穀類每人每天應吃300-500克;

蔬菜、分別為400-500克、水果,100-200克;

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每天應吃125-200克(魚蝦類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類25-50克);

奶類和豆類食物每天應吃奶類及奶製品100克和豆類及豆製品50克;最後是油脂類,每天不超過25克。

對於不同的人群,飲食營養的側重點也不一樣

兒童:兒童不能正確的認識飲食觀,同時兒童正是在生長髮育期間,這個時候,應該側重含蛋白,含鈣,富含維生素類的食物

老人:人老先老腿,寒從腳下生,中老年人應該側重鈣,膠原蛋白,鉀、硒元素等到的補充,少鹽、少脂肪、少熱量,少糖的食物。

成年女性應該側重豆類,膠原蛋白類的補充,豆類含有大豆異黃酮,對女性的內分泌調節有很大的幫助,膠原蛋白是結締組織的主要物質,所以,滿足膠原蛋白的需求,對美體塑性都有很大的幫助。

中國目前心腦血管患病和發病率很高:

下面以心腦血管的人群為例子來說說健康飲食的管理

慢性心腦血管病人心病人的飲食從大原則上是,三高三低原則,

三高是指,高鉀、高鈣、高蛋白,三低是指,低鹽、低糖、低脂、同時要遵循以下幾個內容:。

1, 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原則。

2.多吃高纖維的蔬菜水果、多選擇全穀類食物,

3.多攝取維生素E,可以強化心肌,防止血凝塊的形成,減少膽固醇,

4.適度的運動,以解除壓力。

5.宜少量多餐。

6.多吃大豆卵磷脂

如果用一句話來講那就是,每日"七、八分飽"、有葷有素,有粗有細,不甜不鹹的飲食原則,心臟病除了飲食有一定的要求以外還要忌劇烈與刺激的運動,同時控制情緒也比較重要,忌發怒,情緒失控,會使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而引發心腦血管等急性疾病。當然在天冷的時候注意保暖也會降低突發腦梗心梗的發病率。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吃豬肝,真的能明目護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