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那你就能照顧好生活中80%的事。
文章分享者簡介:韓瑞丹,全國高階康復理療師,艾灸師
冬令進補的時候,不少人會想要補腎,但真正補腎養腎的方法,未必就是人們平時認知中的壯陽之法。
立冬之後,北方開始入冬了,而南方仍在深秋中。不過,“養生大軍”早已開始做起了抵禦冬寒的準備。
中醫學認為,冬季與五臟中的腎臟相應,是一個適合養腎的季節。那麼,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養腎呢?
一 叩齒
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齒固則腎不虛。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鍾逸斐介紹說,傳統養生方法中,就有一種叩齒吞津法,可以達到強筋健骨的作用。
方法:上下牙相互咬合叩擊,輕重程度根據個人牙齒健康程度掌握,不必過猛,尤其是牙齒鬆動的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損傷。叩完之後舌頭在口腔中來回攪動,攪卷牙面、齒根,數個來回,然後將唾液嚥下。每天早晚各做一次,1~2分鐘即可。
堅持經常叩齒,長期刺激可以減少牙槽骨骨量的流失,也有助於口腔清潔健康。
二 晒背
冬季晒太陽是一種極舒服的享受,其實也是一種養生方法,尤其晒背有溫陽益腎的效果。
中醫認為,腹為陰,背為陽。鍾主任表示,背為陽中之陽,背部正中線是督脈循行之處,督脈統領一身之陽氣,經常晒背部督脈,有溫陽通脈的作用,可增強機體的抗寒能力。督脈兩側為足太陽膀胱經循行之處,膀胱與腎相表裡,因而晒背也有補腎益腎的作用。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講,晒太陽有利於體內維生素D的活化,從而促進鈣的吸收。眾所周知,鈣是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缺鈣容易導致骨質疏鬆,增加骨折的風險。中老年人群、絕經期婦女是骨質疏鬆的高發人群,經常晒背有助於預防和改善。
三 護腰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腎臟的位置也在兩側的腰背部。
鍾主任建議,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腰部,避免受傷,以免累及腎臟。同時也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寒邪入侵腎臟。冬天可以戴個護腰,既能保暖,又能保護腰椎。
兩側腰部的腰眼穴,又稱腎俞穴,經常搓熱雙手後用掌心按摩此處,有養腎強腰的功效。
另外,平時運動健身的時候,多做一些“飛燕式”等鍛鍊腰背肌的運動,也有助於強腰護腎。
四 泡腳
冬季泡腳是很多養生人士的最愛,又簡單,又有效,泡完之後全身暖暖的,晚上睡覺也舒坦。
其實,泡腳也有養腎的效果,鍾主任解釋說,因為十二經絡中的腎經始於足下,足底的湧泉穴即為腎經的井穴,氣血皆由此穴而出外布體表。泡腳時不妨按揉一下湧泉穴,可使腎氣充足。
需要注意的是,泡腳的水溫要合適,40℃~45℃即可,不宜過高,以免造成燙傷。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中風後患者,神經感知能力減弱,不能敏銳地感知溫度高低,更容易被燙傷,必要時在泡腳前用溫度計測一下水溫。
五 吃“黑”
很多人對補腎頗感興趣,卻常常陷入誤區。其實,補腎不一定要吃腰子或者鹿茸之類壯陽的食物。因為腎虛也有陰虛陽虛之分,一味壯陽未必合適。
中醫認為,腎屬水,與黑色相應,比起壯陽,常吃一些黑色食物更能達到補腎的效果,而不至於陰陽過偏。比如:黑豆、黑米、黑木耳、桑葚、黑芝麻、烏骨雞、墨魚、海帶等,都有補腎的作用。
最後要提醒的是,中醫所說的腎與現代解剖學上的腎的概念並不完全等同。所以,普通人群都可以通過上述方法來養腎,並非只有腎病患者需要養腎。在理解腎虛、補腎的意義時,也不要跟現代意義上的腎病相混淆。
⊙特別申明:
版權宣告:本文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路,本平臺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權請聯絡小編刪除。提醒:本平臺分享出來的方劑、配穴建議、養生方案等僅供同道參考和交流,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建議患者就醫辯證診治,網路推斷不會太精確。
閱讀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點贊是一種動力。精彩給您的朋友,幫助並影響更多的朋友,讓更多朋友受益!閱後請朋友們關注我的文章,希望和大家共同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