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虛不受補”?
即患者體虛而不能接受補益之謂也。“虛不受補”這種狀況在臨證時常常會遇到,如不能正確處治,會影響治療效果,貽誤病情,以致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虛不受補”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
1.臨證時明明表現為一派氣虛之象,如體倦乏力、面色萎白、納差食少、舌淡脈弱等,但用四君子東加黃芪、山藥補之,反而更加乏力,腹脹不適,口淡無味。
2.臨證時明明是面色蒼白、全身無力、口脣淡白、脈細無力等一派血虛症狀,但用四物東加阿膠、雞血藤之類補血之品,患者服後不見有功,反見加重。
3.臨證時明顯見到脣紅、口乾、兩顴潮紅、全身乏力、口乾不欲飲、舌紅無苔、脈細數無力等陰虛表現。但用大量補陰之品,如生地黃、石斛、沙蔘、麥冬之類卻無寸效。
4.臨證時顯是陽虛之體,見畏寒怕冷、身倦無力、口淡不渴、舌淡脈微等陽虛證候,但用四逆之輩則難見功效。
其實古代醫家早有告誡。李時珍說:“古人用補藥,必兼瀉邪,邪去則補藥得力,一闢一闔,此乃玄妙,後世不知此理,專於一補,所以久服必致偏勝之害。”古人運用補劑早有制方之妙。如六味地黃湯用三補三瀉、異功散要配陳皮、歸脾湯中要配木香等,可見配方之玄機也。
我們運用補法,也不能濫補、蠻補,而是要辨證施之,補瀉兼施,在大隊補品之中,稍佐行氣消滯之味。人體受病之後脾氣亦必受損,脾虛不能運化,中焦失斡旋之力,補藥呆滯胃中,則精微不能運化四旁,補養之劑當然不能發揮作用。
如在補劑中加陳皮、木香、麥芽之品,則能理氣暢血,充分發揮補藥的效能,不會出現“虛不受補”現象。另外,慢性病在初用補劑時用量宜輕,待脾胃運轉起來之後,再逐步加重補藥之量,這樣才能達到補虛的目的。在運用補血藥時,不要把補血藥堆積在一起,可加入補氣藥以佐之。因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少佐行氣之品,還能起到補而不滯之作用。
在用補陰藥時也不能僅僅把滋陰藥疊加運用。可在大隊補陰藥中反佐一味助陽藥,以求“陰得陽助,生化無窮”;在大隊補陽藥中稍佐滋陰藥,使得“陽得陰助,泉源不竭”。
以上是我對運用補藥時所出現的“虛不受補”的認識。然在臨證時,因每個人的體質差異和症狀表現的程度不同,還是要觀其具體證候,隨證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