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韭菜子是《藥典》中藥。

韭菜子最早藥用記載應該是《本草經集註》。在此書中叫韭子。在《滇南本草》中就叫成韭菜子了,而在《嶺南採藥錄》中則叫韭菜仁。

一、先看看《中國藥典》:韭菜子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韭菜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果序,曬乾,搓出種子,除去雜質。

【性味與歸經】辛、甘,溫。歸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溫補肝腎,壯陽固精。用於肝腎虧虛,腰膝痠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白濁帶下。

【用法與用量】3~9g。

二、韭菜子的臨床應用方法:

1、藥用韭菜子一般用鹽水炙法進行炮製,用鹽增強其入腎功能。

2、韭菜子與韭菜一樣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可以與米麵製品同時食用減少刺激和不適。如《千金方》“治虛勞尿精:韭子二升,稻米三升。上二味,以水一斗七升煮如粥。取汁六升,為三服。”

3、韭菜子可以打粉,每天3~9g沖服。也可以與其他藥配合使用。如治《魏氏家藏方》:“腎與膀胱虛冷,真氣不固,小便滑數:韭子四兩,舶上茴香(炒)、補骨脂(炒)、益智仁、鹿角霜、白龍骨三兩(煅,別研細如粉)。上為細末,以青鹽、鹿角膠各一兩,同煮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鹽湯亦得。”我認為此方不錯,特別是加工為丸,方便患者服用,節約成本,也符合慢性病的治療特點。這一點現代中醫特別是在醫院工作的中醫不如古人!

三、韭菜:

在《滇南本草》中韭菜也是可以藥用的,其中提到一點作用,目前民間還在使用,大家知道是什麼嗎?《滇南本草》: “除胃脘瘀血,熟吃滑潤腸胃中積,或食金、銀、銅、鐵、錫器於腹內,吃之立下。韭菜(不拘多少)勿切,滾水炸熟,芝麻油拌服。一小兒誤吞銅錢入腹,此方立效。”這下知道了吧?治療消化道異物。原書是“熟吃”,現在很多民間人士選擇的是生吃,到底是熟吃好?還是生吃好?我認為是半生不熟好。原因是這種情況往往需要吃較大的量,生吃刺激大,人不願接受,對胃腸也不好。另外有些人吃飯“粗”,咀嚼少,一根一根的沒有暴露纖維的生韭菜裹挾力並不好,特別是對食道異物。太熟了“裹挾”力也不好。所以建議稍微加工食用,個人觀點。哈哈,實在不行本人還可以開刀給取出來,不過本人一般不選擇開刀。

消化道異物,特別是小孩的消化道異物家長往往“心急”,在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上糾結很大。這樣說吧。需要選擇手術治療的很少,多數可以保守治療。判斷是否手術,有幾點要注意:異物的位置,一般能透過食道和幽門,以後問題就不大。還要注意異物是否“尖”、鋒利?有無刺破腸管、和引起內出血的可能?如果有這種可能,就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或選擇手術治療。消化道異物嚴重的併發症有梗阻(幽門梗阻、腸梗阻等)、消化道穿孔。有這種情況就要選擇手術了,不要猶豫。

當然也有例外,如有一小孩,把二塊完整的磁石先後吞下。大家知道磁石的特性,它們的吸引力很強,結果二塊磁吸在一起,關鍵是它們之間還夾著胃粘膜,結果就牢牢附在了胃壁上,不得不手術治療。

還見過最大的消化道異物是假牙,一老者把自己的假牙吞下,自覺咽喉食道不適疼痛,他說異物還在食道,找到我,X線檢查的結果是異物已經入胃,胃脘部沒有任何不適疼痛。建議嚴密觀察,食用多纖維食品,包括韭菜。患者和家屬較擔心。我的解釋是,能透過食道,再觀察看能否順利透過幽門,只要能透過幽門,其它估計問題不大。加之患者和家屬不願意手術。其後保守觀察,幾天後異物排出。

韭菜性味辛、甘,溫。具有健胃、提神、溫中、散瘀、止汗固澀等作用。用於噎膈反胃,自汗盜汗;外用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等,用法適量作菜吃,或搗汁服。

四、關於韭菜:

(1)以前老百姓認為韭菜是“穿腸菜”,意思是沒有多少營養。的確韭菜不像主食一樣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供給人體能量。但是它含有大量維生素、和豐富膳食纖維。單純就能量和蛋白質來說,韭菜的營養不豐富,其實食用蔬菜的主要目的是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就一點來說韭菜是非常好的蔬菜。

(2)韭菜有“溫陽作用”,但並不是“壯陽”藥。

(4)禁忌:《滇南本草》韭菜子:“同牛肉食,令人生嘈雜病,昏神。”。《本草新編》(韭菜)“少用則有益於腎,多食則有損於心,蜜食殺人,不可不戒。”古人是很注意藥品的禁忌和食材的搭配的。韭菜與蜂蜜同食,是否有毒或不利於健康還有待研究。但是韭菜吃多了會刺激胃腸道引起反酸、燒心等不少見。不建議有胃潰瘍、胃炎等“胃病”的患者吃生韭菜。

19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什麼情況下考慮做小陰唇手術?手術要做哪些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