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個話題,是因為這張圖引起來的。因為有人來問這張圖裡的話對不對。
仔細看看,不對的,所以寫這篇文章。
到醫院做個冠脈CT造影(CTA),或者直接插導管做冠脈造影,結果發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但是隻是狹窄了20%~30%。醫生會說,這個診斷不了冠心病,只能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那什麼樣的狹窄才能診斷冠心病?
≥50%的狹窄才診斷為冠心病。
這個狹窄≥50%的標準,是影像學診斷標準,也就是做造影診斷冠心病的標準。
這個標準,是和血管管腔狹窄後對血流量的影響有關的。
我們正常的冠狀動脈,和身體其他的血管一樣,是有彈性、會擴張的。這樣,在心肌需要供血量增加時,冠狀動脈就會擴張,血流量就會增加,來滿足心肌對供血的需求。因此,我們做一些劇烈活動時就不至於心肌缺血。
冠狀動脈這種擴張、增加血流量的能力,就是冠狀動脈的儲備能力。增加的血流量可以是安靜休息時的4~5倍。
正因為冠狀動脈有這種儲備能力,所以冠狀動脈輕度狹窄時不至於引起缺血發作,尤其沒有什麼特別劇烈活動的時候。
可是,當冠狀動脈狹窄≥50%的時候,管腔的直徑減少了一半,算下來血管裡血流的面積就減少了75%。血管有狹窄,管壁又硬化,這樣,血管的儲備能力就沒了,在心臟需要血流增加的時候就滿足不了了。因此在體力活動、心臟負荷增加時,就會出現心肌缺血,出現心肌缺血引起的症狀,比如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減低,等等。這時就是有了冠心病了。
所以,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狹窄≥50%就診斷為冠心病,造影就成了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
可是,即使是金標準,也涵蓋不了所有的冠心病。就像千足金也只是99.99%的純度,況且這個金標準還達不到千足金。
第一,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有冠脈狹窄的。有兩種冠脈不狹窄也診斷的冠心病。
第一種,冠狀動脈痙攣。
動脈血管有彈性,會收縮,如果是特別強烈的收縮,就叫做痙攣。動脈痙攣時,血管就會縮得很細,嚴重時甚至閉塞,就會引起缺血。冠狀動脈若是發生痙攣,就會引起心肌缺血、心絞痛發作,嚴重時還會引起心肌梗死。
冠狀動脈痙攣,可以發生在外觀正常的冠狀動脈,但是更多的是發生在有些病變的冠狀動脈,有了病變的冠狀動脈更容易痙攣。所以,有些冠脈狹窄並不嚴重的患者,可以因為一些誘因,比如吸菸、寒冷、情緒激動等刺激,引發冠狀動脈痙攣而發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這種情況,冠脈無狹窄也診斷為冠心病。
第二種,冠狀動脈微血管病變。
做造影看的血管,都是在心臟表面(心外膜)上的冠狀動脈,等冠狀動脈分了支,進入到心肌裡面,造影就看不到了。這裡面的血管也可以有病變。有些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容易出現微血管病變。這樣的病人,有心絞痛發作,有心肌缺血的心電圖改變或者其他表現,但是造影看到的冠狀動脈可以是好的、正常的,這種情況以前曾經叫做“心臟X綜合徵”,現在也是診斷冠心病的。
所以,不是冠脈狹窄不到50%就不會心絞痛、心肌梗死的。
第二,冠脈粥樣硬化的病人發不發作心絞痛、心肌梗死,不僅和狹窄程度有關,
很重要的是
和斑塊的穩定性有關。
斑塊穩定不穩定,就是斑塊長得結實不結實,容不容易破裂。不穩定的斑塊容易破裂,破裂的斑塊就會出血、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發不穩定性心絞痛、心肌梗死。
什麼樣的斑塊不穩定?新近增長、進展比較快、炎症反應比較明顯的斑塊,斑塊裡堆積的膽固醇、壞死細胞比較多,醫學上說是“脂質核心比較大”;斑塊上覆蓋的纖維細胞還沒長結實,醫學上說是“纖維帽”還比較薄,這樣的斑塊就不穩定,容易破裂,就跟“薄皮大餡的餃子”容易煮破一樣。
這樣的斑塊,醫學上也叫做“易損斑塊”。這種易損斑塊、不穩定斑塊常常發生在狹窄並不是很嚴重的冠狀動脈,這也是一些中青年人容易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之一。
所以,冠心病人為什麼要吃“他汀”藥物降膽固醇,吃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吃“他汀”藥是為了讓斑塊裡的脂質核心小一些,斑塊長得慢一些,纖維帽可以長結實些,為了“穩定斑塊”;吃阿司匹林等是為了防止斑塊上血小板聚集,斑塊破裂時能抑制血栓形成。
第三,冠狀動脈狹窄嚴重不一定就是缺血嚴重,要看血流灌注。
一般來說,血管狹窄了供血會減少。但是研究也發現,當冠脈狹窄在90%以下時,血管狹窄的程度和心肌缺血的程度並不一致。這是因為狹窄血管供血的區域有大小。所以,血管狹窄嚴重並不等於心肌缺血就嚴重。而對供血影響不大的嚴重狹窄,即使放了支架對病人也獲益不大。所以,醫學上又有一種方法,就是測定“血流儲備分數(FFR)”,來評估血管狹窄對遠端心肌供血的影響,影響大,再做處理。
這種方法被譽為判斷冠狀動脈病變是否導致缺血的“金標準”。如果這個分數大於0.75,就提示狹窄遠端心肌組織缺血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一般定為FFR大於0.8,就不需要放支架。因此,不是血管堵塞75%就很危險,就要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