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手術是針對比較嚴重的骨科疾病會進行了手術,在出現嚴重的骨損傷或者是骨骼感染等問題的時候,通常都會為了保證患者生命安全而選擇截肢手術。但是截肢手術也有比較大的風險,所以患者想要進行截肢手術,還需要注意很多事項,避免給身體帶來負擔。
進行截肢手術要注意些什麼?1、進行早期鍛鍊
在結石手術之後,患者是需要進行早期鍛鍊的,因為如果術後長時間放置關節不管,並且沒有進行鍛鍊的話,是有可能導致關節攣縮的,這種時候在處理好傷口以後,就會出現殘肢肌肉無法有效的進行活動。除此之外關節攣縮的問題會比較嚴重,因為沒有進行充分鍛鍊,患者甚至有可能會失去活動功能。
2、處理區域性出血問題
一般進行截肢的部位創口面積都會比較大,這種時候要注意對區域性出血的護理。一般是在手術中止血不徹底,或者是殘端出現了脫落引發的出血,患者需要保持引流通暢,並且避免引流管受到擠壓,在發現出血量明顯增加的時候要選擇合理的處理方法。除此之外,如果發現殘端的肌肉或者骨骼有明顯改變,還需要向醫生說明。
3、避免感染
截肢手術的患者還需要注意避免感染,因為感染情況對於截肢手術後的患者來說非常嚴重,原本進行截肢手術就可能是因為骨骼壞死或者是骨髓感染引起的問題。所以在手術之後要注意預防感染,避免加重患者的症狀,進行再一次截肢。除此之外患者還需要有效的檢查傷口,避免大面積的傷口感染,否則還會導致全身中毒或者器官衰竭問題。
4、進行關節活動訓練
截肢後患者是需要進行關節活動訓練的,因為區域性的肢體在進行截肢手術之後,患者是無法有效適應的,進行關節活動訓練可以接近最大程度的,使關節向各個方向運動,能夠幫助患者快速適應並且恢復活動功能。
5、增強骨骼強度
在進行手術之後,患者是有必要增加骨骼強度的,因為患者本身進行手術對於骨骼的傷害就比較大,再加上原發疾病對自己骨骼也有一定影響,此時增強骨骼強度,除了可以預防疾病以外,還能夠加強自己的恢復速度。可以選擇的方式就包括營養補充以及功能鍛鍊。
6、鍛鍊肌肉
截肢後,患者並非是無法進行鍛鍊了,也可以選擇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運動來進行抗阻力訓練。因為截肢後患者的骨骼有一部分無法被完全保護,所以需要進行肌肉訓練來增強對骨骼的防護措施。除此之外肌肉訓練也可以促進殘肢部位的血液迴圈,幫助傷口癒合。
截肢手術之後,患者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進行調整,因為很多時候都是由於骨骼的問題導致截肢,所以患者還需要注意自己的骨骼強度以及骨骼可能出現的病變問題。在截肢後,患者還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生活,這樣才不容易再一次受到疾病的威脅。
#家庭醫生超能團##健康2021#
參考資料:
1、《截肢患者的術後康復》康復匯,2016-11-29
2、《骨科常見疾病術後體位及注意事項》玖玖骨科,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