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這場新冠肺炎,讓人們重新審視“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古訓,重視“正氣”對於防禦外邪入侵的重要性。
在這場疫病的初始階段,65歲以上的老人第一時間就被劃為易感高危人群,就是因為在同樣受到病毒攻擊的情況下,體虛正弱,自身免疫力低下者,更易被擊倒,發病後程度更加嚴重。
疫病發生後,全國多個省份的衛健委陸續推出了防疫中藥處方,鼓勵市民透過服用中藥,提高體質、預防疾病。
如今臨近年末,疫情又有捲土重來之勢,大家也都儘量選擇居家,減少外出。
今天先說黃芪。
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的根。它性溫,善補氣昇陽,固錶行滯。
黃芪大棗茶
黃芪60克,大棗30克,加水浸1小時後,煎煮30分鐘,每日1劑,代茶飲,大棗可嚼食。
本茶飲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健脾養血的作用,虛勞不足、面色無華、頭暈眼花、疲乏無力、氣短懶言、動輒汗出者可代茶飲用。
補虛正氣粥
炙黃芪20克,黨參10克,粳米100克。將黃芪、黨參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鐘,煎煮取濃汁。粳米洗淨煮粥,粥將成時加入黨參、黃芪濃汁,稍煮片刻,酌加糖食用。
本配方出自《聖濟總錄》,功能補正氣、療虛損、抗衰老,適宜於內傷勞倦、年老體弱、久病身瘦、心慌氣短、體虛自汗、脾虛久洩、食慾不振等證。
黃芪汽鍋雞
淨雞1只,黃芪30克,精鹽、料酒、蔥、姜適量。雞肉洗淨,入沸水鍋內焯3分鐘,用涼水沖洗,濾幹待用。黃芪加水浸半小時,納入雞腹內。將雞放汽鍋內,加蔥段、生薑片、料酒、清水、鹽,用棉紙封口,上屜用旺火蒸沸2小時出屜,撿出蔥、姜。把黃芪從雞腹內取出,碼放在雞上,加胡椒粉調味食用。
本藥膳在《隨園食單》中有載錄,能益氣昇陽、養血補虛,用於脾胃食少、氣虛乏力、易感冒、血虛眩暈及中氣下陷致脫肛、久瀉、子宮脫垂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