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的都是痛經患者,大部分是年輕人。痛經的成因很多,近日北京天氣轉涼,很多虛寒或者實寒的女孩子很容易因為氣溫驟降不注意保暖而誘發痛經,定期做艾灸是有好處的,分享給大家。
痛經是婦科常見病。多發於青少年女性,對於痛經的治療,長期從事婦科診療的王子瑜教授根據臨床所見,將其分為氣滯血瘀、寒溼凝滯、溼熱蘊結、氣血虛弱4個證型,並習用相應4首方劑,療效斐然。
一、氣滯血瘀證
臨床表現:經前或經潮時少腹脹痛,並且脹甚於痛,精神鬱悶,經期紊亂,先後不定。經行量少不暢,色紫暗;伴有血塊,血塊排出後腹痛減輕,胸脅乳房脹痛,舌質暗有瘀點,苔白膩,脈弦而澀。證屬氣滯血瘀。治法:理氣活血,逐瘀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東加橘葉核,並用王老自制方香桂琥珀散(沉香、肉桂、玄胡、琥珀,等分共研細末)。
二、寒溼凝滯證
臨床表現:經行少腹冷痛劇烈,拒按,經期錯後,經行不爽,經色黯挾有瘀塊。或伴有脘腹脹痛,甚則四肢清冷,嘔吐,出冷汗。舌苔白膩,脈沉遲。證屬寒溼凝滯。治法:溫經散寒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東加吳茱萸並配合自制方薑桂烏珀散(乾薑、肉桂、制川烏、琥珀等分共研細末)。
若見月經後錯,經行量多色淡,少腹痛喜溫喜按,形寒肢冷,痛多在經後,或在經行將盡之時,舌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為虛寒之證。治法:溫經補虛,和血調經止痛。方用大溫經湯去丹皮、麥冬,加艾葉。此方溫經散寒暖宮,益氣養血,和血調衝。對衝任虛寒,瘀阻胞宮之痛經療效良好。
三、溼熱蘊結證
臨床表現:經前小腹脹痛拒按,或伴腰骶部脹痛,或有小腹灼熱感,時有低熱起伏,平時帶多,色黃氣穢。月經先期,色深紅,質稠有塊,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證屬溼熱蘊結。治法:清熱除溼,祛瘀止痛。方用四逆散合金鈴子散加味。
四、氣血虛弱證
臨床表現:每遇月經將淨之時或經淨以後腹痛發作,綿綿不休。痛時喜按,經色淡紅,量少質稀如水。面色蒼白,精神倦怠,心悸氣短。舌質淡,苔薄,脈細弱。證屬氣血兩虛,方用參芪四物東加炙甘草、飴糖。
病案舉例:
女,36歲,已婚7月6日初診。
患者自述,1年前因患“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經治療好轉,但每次經後少腹疼痛。7月3日行經,腹痛發作,綿綿不休,喜揉喜按;經量少,色淡質稀如水,面色蒼白,頭暈氣短,心悸倦怠,舌質淡,脈虛細弱。
證屬氣血虛弱,胞脈失養。
治法:補氣養血,調經止痛。
方藥:參芪四物東加炙甘草、飴糖:
潞黨蔘15克,炙黃芪15克,當歸身10克,炒白芍15克,熟地15克(砂仁3克拌),川芎3克,炙甘草10克,飴糖30克(衝)6劑,水煎服。
2診:7月15日,服上方3劑後,腹痛輕微,頭暈、氣短亦見好轉。湯劑改為丸劑用八珍益母丸調補氣血。並囑患者在下次月經來潮時再服上方6劑。
8月5日第二次來月經時,腹已不痛,頭暈氣短亦瘥,惟月經量仍少,色淡。此為氣血尚未完全恢復,為了鞏固療效,再擬八珍益母丸,人蔘養榮丸,連治3月,月經量增多,痛經已愈。
按:
大凡痛經以實為多,不通則痛,而本例則屬虛性痛經。
根據患者病發於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失血之後,氣血本虧,再來月經,使之血海空虛,胞脈失養,則經行腹痛。氣血虛弱則見頭暈氣短,心悸倦怠。月經量少、色淡,脈虛細而弱均為氣血虛損之象,故選以參芪補氣,四物養血,飴糖甘溫補脾,重用白芍配炙甘草緩急止痛。全方本著虛則補之治法,氣血雙補,胞脈得養,則虛證痛經自愈。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