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之後,天氣逐漸轉為寒涼,在寒冷的季節中我們身體的毛細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會收縮,所以在中醫裡有句話叫寒主收引,這個時候有些患者,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會出現下肢寒涼的情況,秋冬季節老寒腿的發病率明顯升高,所以今天就教給大家一個對付老寒腿的方法。
其實就是艾灸。灸,有燒灼的意思,就是借艾火的熱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通常我們用艾葉做為燃料,所以又稱為“艾灸”。
艾灸養生保健,是中醫養生保健的重要的方法之一。
依據中醫的經絡理論,人體經絡是機體氣血執行的通路,經絡通暢,則利於氣血執行、營養物質之輸布。
如果遭遇寒溼等病邪的侵犯,人體經絡往往會遭受閉阻,進而導致疾病的發生。艾灸藉助其藥物和溫熱作用,溫暖肌膚經脈,以活血通絡,因此能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痺阻所引起的各種病症;另外,中醫理論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意思是說人的免疫功能正常,則抵抗力強,疾病便不易產生。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艾灸能夠調整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常灸大椎、關元、氣海、足三裡等穴,可鼓舞人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艾灸關鍵在於什麼時候灸在什麼部位,灸在對下肢血液迴圈非常有幫助的部位,就是我們的腰骶部,老百姓都知道腰為腎之府,在腰的中部有這樣一個穴位叫腎俞。在這個部位,我們可以採用艾灸的方法灸5-10分鐘這個地方熱了,並且這個熱能往腰裡滲透、放射就可以了,隔天灸、每天灸都可以,如果你的下肢寒涼的症狀比較重,建議你每天灸5-15分鐘。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
作為傳統中醫的艾灸療法,近年來逐漸走進百姓家中,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然而在使用艾灸防病治病、養生保健時,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使用艾條有講究定位——穴位要準確
找準穴位和經絡是艾灸能起效的關鍵,只有找準穴位,選對穴位,才能使藥效直達病所。
溫度——不是溫度越高越好
中老年人和面板感覺遲鈍者,應用食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以控制在人體承認範圍內而又不至於灼傷面板為佳。
順序——艾灸順序有先後
如果艾灸的穴位較多且分散,操作時應掌握施灸的先後順序,即先灸頭面部、軀幹部的穴位,然後灸四肢的穴位。而對於軀幹部的穴位,又應以先背部,後胸腹的順序來進行。
哪些人不能灸
艾灸具有溫補之性,適用於體質偏虛寒者,對於熱性體質者,如便祕、甲亢、血壓控制不穩者,或有面紅目赤、口乾、小便黃等陰虛火旺者均不適宜。
挑選艾條有竅門掂重量:陳艾施灸效果好,因此要選擇品質較輕的陳年艾條,而新鮮艾草製成的艾條較重,不宜挑選。
捏軟硬:不要選擇質地過於鬆軟的艾條,以避免燃燒時艾草散落,灼傷面板。
摸艾絨:挑選艾絨細膩、不扎手、有韌性的艾條。
瞧顏色:陳艾的顏色一般為枯黃色,不要挑選顏色發綠的新艾條。
聞味道:艾草香味越大表示艾條品質越好。
看煙霧:好的艾條點燃後呈白色而均勻的煙霧,伴有艾草的香味,質差的艾條冒青煙,有野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