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灸法是養生保健的有效療法。晉代《範東陽雜病方》中有灸法防霍亂使人"終無死憂"的記載,並首次提出"逆灸"的概念,即指使用灸法保健防病的預防性灸療。明代的《鍼灸聚英》也說"無病而先鍼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意指病未至灸之。"逆灸"重視機體自身潛能的激發與調動,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

在古代民間普遍運用灸法預防保健、延年益壽,並流行"勿與不灸足三裡之人行旅"、"風門之穴人人灸"等諺語。無論男女,一生中都必須灸治4次,即十八歲時灸風門,預防感冒;二十四歲灸三陰交,旨在增強生殖能力;四十歲灸足三裡,以促進脾胃功能、預防疾病;至老年多灸足三裡和曲池以防止視力衰退,灸曲池可使眼睛明亮,牙齒堅固。

《扁鵲心書》曰:"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又云:"餘(竇材)五十時,常灸關元百餘壯,……漸至身體輕健,羨進飲食……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外臺祕要》:"三裡養先後天之氣,灸三裡可使元氣不衰,故稱長壽之灸。"唐代孫思邈是艾灸"治未病"的積極倡導者,他指出"膏肓灸無所不治","此灸訖,令人陽氣康盛"。在日本民間提倡嬰兒期灸身柱,即嬰兒出生後不久,用小麥粒大的艾炷灸身柱穴,3壯左右,連續灸三日至十數日不等,可以促進健康發育。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中醫專家講養生第七課:一生之內如何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