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藥物干預與治療性上生活方式是調血脂的兩種措施。飲食治療和生活方式改善是降血脂的基礎,也就是說無論你吃不吃藥想要降血脂首先都要改變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好,藥物吃的少,冠心病,心絞痛,腦梗死那樣都得不了!
今天冷冷君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飲食中很重要的一項食用油。先預告下由於食用油內容較多,我會分兩篇來寫。
膳食脂肪酸比例失調是造成血脂異常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首先應當清楚無論是植物油和動物油,食用油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肪。由於凝固點不同,植物油平時的狀態都是液體,溫度低同樣變固體,與牛油之類的動物油沒區別。不過一般情況下液態的叫做油,固態的叫做脂。所以第一個理念必須樹立食用油都是脂肪,植物油與動物油一樣是脂肪。植物油一般含有95%的甘油三酯(TG),動物油含有約90%的甘油三酯(TG),還含有膽固醇。
第二個理念是一天的油的攝入不要超過15至30克,這個油包括各種油和油製品,比如沙拉醬,冰淇淋,奶油。以及一些富含油類的食品,如紅燒肉,油炸品。
第三個理念,油的使用必須有所選擇。提高不飽和脂肪酸在飲食中的比值。因為飽和脂肪酸具有顯著升高TC和LDL-C的作用,飽和脂肪酸與高血脂幾乎是等於號。
油是由各種脂肪酸和甘油結合構成的,油的區別主要是脂肪酸的不同。一種油是一般由一到兩種的脂肪酸為主,這是評價油的品性的主要依據。一種油同時含有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但是比例不同,一般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越多,熔點就越低。舉例,如牛羊油含飽和脂肪酸多常溫下多成固態,大豆油,花生則成液態。棕櫚油屬於植物油但因含飽和脂肪酸高,容易呈現出固態或半固體,魚油相反因為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多而呈現液體。這是比較簡易判斷方法。不過通常飽和脂肪酸在豬油,牛油,黃油,奶油等動物油脂中較常見。棕油的壞處顯而易見是因為飽和脂肪酸太高與動物油沒多大區別。所以,棕油製作的那些零食???
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常見的是油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常見的是亞油酸 和 α-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相對飽和脂肪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可以說是“健康的”,可以使血TC,TG,LDL-C降低。但是亞油酸和亞麻酸的比例也是很重要,中國一般飲食中亞油酸過多,α-亞麻酸比例不足,所以應該在日常飲食中引入富含亞麻酸的品種,如亞麻籽油,紫蘇油,DHA,EPA主要來自深海魚,海鮮,藻類的脂肪,是兩種特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在成人體內轉化為亞麻酸,單獨補充DHA,EPA對心腦血管同樣是有益處的。油酸在橄欖油,菜籽油,茶油,葵花油中含量較高。一般城市人群主要問題是亞油酸比例過大,飽和脂肪酸過多,單飽和脂肪酸過少,也可適度採用油酸含量高的油類。中國油類使用與地區習慣有關,食用油受傳統習慣影響過大,需要改變生活習慣。
根據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在滿足每日必需,應該用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品或食物來替代日常油脂。尤其是 ASCVD 等高 危患者,攝入脂肪不應超過總能量的20%~30%。一般人群攝 入飽和脂肪酸應小於總能量的 10%;而高膽固醇血癥者飽和脂肪酸攝入量應小於總能量的 7%。TG 血癥者更應儘可能減少每日攝入脂肪總量, 每日烹調油應少於 30 g,每日攝入膽固醇小於 300 mg。脂肪攝入應優先選擇富含 n-3 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魚油、植物油)。
最後總結下,一要控制油量,不要不把植物油不當脂肪;二要減少動物油脂或者油脂大的肉類攝入,達到從來源上減少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三要控制油品,可採用亞麻酸含量高的植物油,或者食用深海魚或新增深海魚油產品,適度增加油酸含量高的植物油。
這一篇主要講的是限制LDL-C升高中很重要是減少吃進去的脂肪總量以及可以積極採用的降LDL-C的一些有益油品。下一篇我會講一下一些可以升高“好脂肪”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一些食用油,以及注意一些可能的加油產品(反式脂肪酸)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