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或正在被這些症狀困擾,比如疲憊、容易出汗、手腳冰涼,甚至夜尿頻繁、口臭等,然而去醫院做檢查,卻又查不出什麼問題,甚至有時候身體疼得厲害,經過各種機器檢查,最後依然是"沒毛病",當然也就無法治療。 實際上這些狀況對於中醫而言,全都是不正常的氣化狀態。雖然對於西醫而言這些不是疾病,但對於中醫而言,這些症狀可能將發展成為西醫可監測的疾病。不過,若是等到可以檢測出來的時候,大多已經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生半死也。"外邪侵襲人體,是由表入裡、由輕到重、步步深入的,其傳變的一般順序依次是皮毛、肌膚、筋脈、六腑、五臟。若待傳至五臟,終至難治。所以感受外邪,必須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黃帝內經》裡面的"五運六氣"代表中醫學最高的學問,因為它涉及人體生命和宇宙環境(天文學)的互動,也可以說是研究生命的終極學問。 古典天文學的成果,實際上遠遠超越了現代人對古代科學的認識或者說是感受,其數學計算之精密,在《周髀算經》裡面記載的蓋天宇宙模型的相關計算中,可以看到一些影子。最早的宇宙模型假設和古典中醫有著源流的關係。中醫只是中華文明在應用方面的一個分支而已。 五運六氣理論使用天干地支、八卦五行等計算方法,可以對氣候環境有很清晰的判斷。關於司歲備物,其實我們有很多感知: 比如在什麼節氣,吃什麼節氣生長出來的食物,這是因為食物是當時氣化產生的結果,正好反映了天地的氣化狀態,吃這個食物,有利於與當時的天地氣保持同步。所以我們需要到了一個地方吃這個地方的食物,到了一個季節,吃這個季節的食物。 又如:《紅樓夢》裡面製備冷香丸。所需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就是取了當年節氣的氣化產物,這些花所代表的氣化狀態是不一樣的。 更加深入的應用,在《黃帝內經》裡面有提及,五運六氣理論將當年的司天、在泉氣對植物產生的氣化,所產生的性味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我們可以根據司天在泉的強弱來判定某些藥材、食材等所具備的性味的強弱,根據這個原理來儲備藥材食材,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運用天地氣的方法。 《黃帝內經》也提出"司歲備物"的藥物採摘理論,用時間氣候的氣偏性的強弱來判斷當年藥物效能的優劣。《黃帝內經》五運六氣中有三年化疫的具體論述:"明其奧旨,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謂根之可見,必有逃門。" (原文見《素問·刺法論》)意思是說,三年左右,化而為疫,因此說,認識了疫病的根本原因,必定有消除疫病的法門。 這些都表明古人在中醫學上已經達到了理論的巔峰。 所以,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借璀璨的古典文化來指導疫病的預防、健康的管理,這和當前更多停留在體檢和用藥的健康管理完全不同,它可以預知身體大概的走勢,從而做好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