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如果超標,很容易導致血液粘稠,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形成血栓。
而,血栓的形成,會嚴重影響到人體的生命健康。
血栓一旦發生在心臟,就容易導致心梗、冠心病;一旦發生在腦部、頸動脈,就容易導致腦梗、腦出血;發生在肺部,就會導致肺栓塞。
因此,高血脂對於人體的危害不容小覷,一定要及時警惕。
手腳若有2種異常,血液已粘如粥:
異常一、手掌偏紅,手背黃結
正常人的手掌顏色為粉紅色,且富有彈性。但,若手掌的顏色出現了偏紅,且在按壓後會變白,鬆開後,很長時間才恢復原狀。
很有可能是血液粘稠度較高,迴圈較差。此外,若滿手通紅,特別是在指肚的位置漲紅,說明血脂已經異常高。
異常二、雙腿麻木,抽筋腿疼
若突然間感覺到雙腳麻木無力,很有可能是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訊號。
說明血脂已經收到了嚴重的影響,出現了動脈硬化堵塞的現象。同時還會伴有睡覺時腿抽筋的現象。
但,在坐位或搖晃時,疼痛以及抽筋的症狀就會得到緩解。
高血脂對人體的傷害是永續性的,若不及時控制,很有可能會導致下肢嚴重萎縮,甚至出現面板壞死的現象。
高血脂的"禍根"已找到,平時應少做"3件事"
一、"吃"
俗話說"病從口入",生活水平的不斷升高,人們的飲食也越來越好,就會導致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增加,從而出現高血脂。
血脂一旦過高,以下2種食物切忌再吃:
1、高糖食物
經常吃含糖量過高的食物,會促使血糖升高。此外,還會導致多餘的糖分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儲存下來,導致肥胖的出現。
對於血脂本身就過高的人來說,經常吃含糖量過高的食物,很容易因此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出現。
因此,如:蜂蜜,蛋糕,白糖,紅糖等食物應少吃。
2、肥肉
肥肉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若油脂攝入體內過多,就會促使血液中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動力改變,發生血栓性心腦血管疾病。
同時,還會促使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的增加,也就是"壞膽固醇"。很容易因此形成動脈粥樣硬化。
對策:飲食清淡
平時應少油、少糖、少鹽、少辛辣,飲食應清淡。
如:清淡三文魚、涼拌芹菜等。從營養學角度,清淡飲食最能體現食物的真味,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儲存食物的營養成分。
二、"喝"
1、飲料
現在大多數的飲料中含有過多糖分,經常喝,會導致體內脂肪含量的增加,誘發肥胖的發生。而,肥胖會導致血脂代謝異常,同時過多的糖會在體內轉化為內源性甘油三酯,從而升高血脂。
因此,對於高血脂的患者來說,平時最好是喝水,切勿喝飲料、奶茶等飲品。
2、喝酒
喝大量的酒,會導致人體代謝出較多乙醛,同時會抑制血管對於"汙濁"物質的代謝。
此外,長期飲酒會導致血管痙攣收縮,影響到血液流動,促使血液粘稠。
研究發現,長期飲酒的人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均會明顯高於不飲酒者。
對策:以茶代酒
人體65%~70%都是水,因此,正確喝水,對血管疾病來說,有改善作用。
保護好血管,在喝水時,最好加入一些小植物,利於清除血管垃圾,對心血管有益處。
如將念露菊、山楂、枸杞按3:2:2比例搭配,分別含抗氧化物解脂酶、硫化物、枸杞素,均衡攝入利於血管健康。
其中,念露菊含抗氧化物解脂酶,是目前人體很缺乏的一種營養素。每天適量補充,利於調節血脂、血壓,清除血管內垃圾,保護心血管健康。
三、"懶"
現在,人們的工作模式幾乎轉變為久坐不動模式。
但,長期久坐不動,會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出現。
此外,久坐不動還會導致身體肥胖,而肥胖也是誘發高血脂的"元凶"之一。
運動減少,身體的新陳代謝也會減慢,同時也就會影響到人體對於脂肪類物質的代謝,從而就會導致高血脂的形成。
對策:堅持3+7原則
平時運動的方式可以採取:散步、慢跑、游泳等形式。
而,散步是老少皆宜的一種形式,但,若想通過散步來進行降血脂,那就必須達到一定的量。
那就是3+7原則。
即:每天堅持適量的有氧運動,大約耗時30分鐘左右,然後在一天內,零星累積到7千步即可。
注意:在運動的過程中要及時補水,以免因水分流失較為嚴重,增加血液的粘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