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孩子在玩雪,南方的孩子羨慕地吟一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冬天,已來。跟著冬天尾巴到來的還有萎黃憔悴的面板、毛躁的頭髮、炸裂嘴脣、冰冷的四肢、肆虐的感冒、無徵兆地腹瀉、還有......(歡迎補充)以及那顆無處安放的想要健康過冬的躁動的養生的心。
很多人入冬後,大病或許不會有,但小毛病卻是接踵而至。五臟六腑一個不高興,身體就容易受累。
比如肺。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氣虧虛,抵抗外邪能力下降,身體會害怕風寒、容易感冒、咳嗽;肺氣不足還會導致面板沒有光澤,或色素沉著、長皺紋等。
再者,中醫將人體視為一個有機整體,講究氣血調和、陰陽平衡。假若陽氣不足或氣血執行受阻導致陽氣瘀滯,則會導致手腳冰冷或全身怕冷。
再再者,脾胃陽氣受損,則會因受涼而出現胃痛、拉肚子等。
這些小毛病說大不大,說小又不小,去醫院吧嫌麻煩,到底該如何是好?不妨走進廚房,這個隱藏在家家戶戶的最不像中藥鋪的中藥鋪,讓這些神奇的物件救你一命。
大米:炒一炒,變身可口藥注意,這裡的炒大米跟我們熱愛的蛋炒飯不是一個東西,而是用生米炒一炒,稱之為炒焦米。
在中醫看來,大米味甘性平,能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素來有“五穀之首”的美稱呼。而將大米炒成焦黃色後,大米搖身一變成為一味治療腹瀉的中藥——炒焦米。
炒焦米能健脾祛溼,對消化不良、腹瀉、便祕均有效果,非常適合脾胃虛弱的幼兒和老人,孕期婦女食用,焦米搭配花茶還具有調經保健的功效。
那麼,問題來了,炒焦米總共分幾步?
1、大米適量,洗淨瀝乾。
2、鍋燒熱倒入大米,大火翻炒2分鐘,不要停以防止炒焦,技術好的可以顛鍋。
3、炒制焦黃色且有微微香味散發出來即可。
焦米可以這樣用
1、孕婦/幼兒健脾止瀉:焦米粥
(1)鍋中加焦米半杯,加沸水適量。
(2)水開後轉小火慢熬半小時關火出鍋,中途注意攪拌以防止粘鍋。
注:大人也可以吃,可以調理腸胃。
2、調經保健:焦米茉莉花茶
(1)去焦米30克,茉莉花12克。
(2)加入開水沖泡,有香味飄出即可飲用。
蔥:不甘被"飛”的中藥“老闆,蔥油餅飛蔥”,這告訴我們,作為食材,蔥存在的意義除了被飛就是被挑走。
然而《神農本草經》說的很明白,蔥,主傷寒,寒熱,出汗,中風,面目腫。蔥,從頭到尾都能入藥。
蔥葉搗爛外敷可除毒消水腫;蔥汁內服可治便血,散瘀血,止血;蔥花能散寒通陽;種子溫腎,明目,解毒。其中,蔥白的應範圍最廣。
蔥白辛,溫,歸肺、胃經,能發汗解表,散寒通陽,解毒散結,可用於外感風寒輕證,陰寒內盛症見腹瀉、厥冷、脈微者,外用於瘡癰疔毒。
蔥說:我命由我不由你!特別是當你傷風感冒的時候!
蔥白可以這樣用
1、嬰幼童感冒專用:淡豆豉蔥白飲用
食材:淡豆豉10-30克(約1歲10克,2歲20克,3歲以上30克)、蔥白帶須2-3根
做法:
1、淡豆豉加水600毫升左右煎55分鐘,放入蔥白後再煎5分鐘 ;
2、得藥湯90-180毫升,可飲用一天,分3次喝完;
3、如果需要可加紅糖(或麥芽糖)。
2、解表散寒:生薑蔥白紅糖飲
食材:取生薑10克,蔥白15克,紅糖適量。
做法:
1、生薑洗淨,切片,入鍋,加適量水,煎煮10分鐘;
2、加入切碎的蔥白,再煮2沸,去渣取汁,加入紅糖,待糖溶化即成。
注:適用於風寒感冒初起,見畏寒怕風、鼻塞流清涕、身痛無汗者。
紫蘇:不僅僅是調料紫蘇,是一個常因紫蘇煎蛋、紫蘇鴨等菜式而被提起的東東,很多人以為它就是一味簡單的香料,其實人家妥妥的是一味中藥。
紫蘇不但能發汗散寒以解表邪,而且能行氣寬中、解鬱止嘔,對風寒表症而兼見胸悶嘔吐症狀非常適用。進入寒冷的冬天,容易著涼感冒(風寒感冒),紫蘇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對於孕婦和嬰幼兒而言。
需要注意的是,紫蘇雖好,但不可貪吃。氣弱表虛或陰虛的人不宜長期食用;風熱感冒(症見發熱重、惡寒輕、汗出、口渴等),尤其是熱重者忌服,倦怠無力、經常感冒、發熱有汗者也不宜服用。
紫蘇可以這樣用
1、應對風寒初起:蘇葉生薑蔥白水
做法:紫蘇葉10g,蔥白5根,生薑3片,加水適量,煎服。
注:適用於外感風寒初起(症見發熱輕、惡寒重、無汗、頭痛身痛、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2、止咳祛痰:紫蘇檸檬茶
食材:紫蘇9g,桔梗3g,葛根9g,金橘4粒,檸檬半個,蜂蜜適量。
做法:金橘輕拍破後,全部材料分4等份,每次取1份,加沸水250ml悶約5min;去渣取汁飲用,每日1-2份。
3、暖胃止痛、理氣止嘔:蘇梗花椒燉豬肚
食材:紫蘇梗30g,生薑15g,花椒20粒。
做法:放入豬肚內燉熟。
甘蔗:能治病的下午茶萬萬沒想到吧,甘蔗還是一味中藥,它可不不是簡單的水果。
《本草綱目》記載:“蔗,脾之果,其漿甘寒,能瀉火熱,消渴解酒。”
中醫認為,甘蔗性味甘、寒,入肺、脾、胃經,具有清熱、生津、下氣、潤燥及解酒等功效。主治熱病津傷、心煩口渴、反胃嘔吐、肺燥咳嗽、大便燥結、醉酒等病症。
正值寒冬,人體經常出現咽乾鼻燥、脣乾口渴、咳嗽無痰、面板乾澀等。這個時候正是甘蔗大展身手的時候,吃甘蔗不僅能滋陰養肺、潤喉去燥,還能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但糖尿病人群慎用。
甘蔗可以這樣用
1、甘蔗紅棗桂圓湯
食材:甘蔗適量、紅棗5個、桂圓適量、冰糖適量。
做法:將桂圓肉、紅棗用清水泡一泡,待變軟後將紅棗去核切小塊。桂圓肉沖洗掉雜質,撕成小塊;甘蔗切小段;將甘蔗段、紅棗肉、桂圓放入乾淨的鍋子裡;加水沒過所有食材,煮開後轉小火繼續煮20分鐘左右,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
2、甘蔗薑絲馬蹄水
食材:甘蔗400克、荸薺350克、姜20克、枸杞5g。
做法:馬蹄洗淨,生薑切絲,甘蔗切短段或者細條都可;湯鍋中加足量的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煲40分鐘;放入洗淨的枸杞再繼續煲半個小時即可食用。
美味的下午茶就這樣出爐啦,甜甜的非常適合冬季保健飲用。不過有幾點需要注意,小孩子要控制食用的量以免影響食慾。對於正在減肥的人群及肥胖症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症患者、胃寒人群等要少吃。最後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對甘蔗還是敬而遠之。
文章稽核醫生 徐立民 副主任醫師 內科
簡介
徐立民,現任寧波市中醫院內科副主任中醫師,鍾一棠三大嫡傳弟子之一,鍾一棠工作室成員,從事內科門診及病房工作近40年,1985年正式拜師於全國名老中醫鍾一棠,師從全國名老中醫鍾一棠10餘年。
擅長
用中藥為主,中西結合治療各種急慢性胃腸病,反流性食管炎,萎縮性胃炎,肝膽疾病及潰瘍病。肝硬化、脂肪肝、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及各種消化系統疾病及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對慢性病的調治、治未病和兒童成長髮育增高等獨特造詣。對癌症及癌症術後調治有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