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下了幾場雨,南方標準的秋天就來了。據說秋分過後,就不會再打雷。天地收斂的感覺也越來越明顯了。一年中有兩個晝夜等分的日子,秋分是其一。過了今天,太陽的直射點越過赤道南下,北半球的夜晚將一天比一天長。

也許是日夜均等的時間感使然,秋分與春分是古時候最早確立的節氣。過了秋分,天氣由熱轉涼。而以立秋至霜降的90天秋為計,秋分這一天剛好平分了秋季。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中,人的養生也應遵循陰陽平衡的規律。

秋分三候

初候,雷始收聲。正如雷聲在春分時乍響,到了秋分陽氣漸收雷聲也將漸行漸遠了。

二候,蟄蟲坯戶。“忽忽遠枝空,寒蟲欲坯戶。“隨著秋寒的來臨,蟲子也開始在地下築巢禦寒了。

三候,水始涸。雨水豐沛的夏日已去,湖泊河流上的水氣不再蒸騰,空氣也漸漸乾燥了起來。

收斂神氣,使秋氣平

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及:“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正如夏天是一個要“付出”的季節,秋分過後則需要沉下心來,不外散自己的心神。在《千金月令》中,關於秋分這一日的禁忌很多:“秋分之日勿殺生、勿用刑,勿處房帷,勿弔喪問疾,勿大醉。君子當齋戒靜專以自檢。” 所以,好好地韜光養晦,做一日秋分君子吧。

與此同時,氣溫漸涼、陽氣漸漸潛藏於地面下的秋分,地面上陰氣漸盛。人到秋天也是如此,越來越多的陽氣潛藏體內,相對也會需要更多陰液,此時陰虛體質就會虛火上炎發生長痘、潰瘍、失眠等症。因而秋天,滋陰補血正當時。

時至秋分,寒意漸濃。對於正氣不足的女性,或是氣血迴圈受阻的老年人來說,此時應增添衣服,護好頸椎、頭和足。而到了晚上也可以多泡腳,以此來催發正氣。

秋分飲食

到了秋天,因氣溫降低,多半會因為陰液不足而產生“燥”的症狀。血虛的人會遭遇季節性過敏,而血瘀的人會感覺身體乾燥。

通常來說,血虛的人可以平時吃些黑芝麻、桂圓、紅棗、枸杞、蛋黃;而血瘀的人則可以用些玫瑰花、當歸等煎湯代茶飲。

日常飲食中,應少辛辣多甘甜。溫燥的辣椒、生薑、肉桂,或是中藥中的附子、乾薑、細辛、桂枝在秋分後都應該慎食,而時令的秋梨、蓮藕、山藥、荸薺則有著很好的補充津液與清熱之用。

然而,一個人的體質特徵和脈象都不是簡單幾個定義可以一概而論的。比如有些溼氣重的人在秋天會感到“溼重”的情況有所緩解, 但是由於周遭環境陽氣的收斂,所以原先身體裡的“寒”的一面也會逐漸反映,而且寒氣所聚集的臟腑都因人而異,所以不能用簡單的清熱和滋陰來解決所有人的問題。

我們還是真心的建議在節氣轉換的時候根據“一人一脈,一脈一方”的建議,請值得信任的中醫醫生給予你“定製式”的養生和健康指導。尤其針對老人、小孩和體質虛弱的年輕人,適當的服用“代茶飲”順應天氣的變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57歲滑膜炎謹記:早上不做三件事,晚上堅持這三件事,積液消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