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趙馨,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八年制學生。
【指導教師】郭煒,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山東新中魯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經前期出現的痛經,大多為脹痛,屬氣滯,治宜理氣;行經期出現的痛經,疼痛劇烈呈陣發性,以血瘀為主,治重化瘀,臨床較為多見。月經將淨出現的痛經墜痛、隱痛者,大多屬於氣血虛弱;疼痛明顯者,虛中夾實,治宜補虛為主,或扶正化瘀。
隨著醫學—社會—心理模式的轉變,有些經行疼痛,可致昏厥,有些原發性痛經,因疼痛劇烈,患者每次行經均有緊張、恐懼的感覺,這又加劇了痛經的發作。那麼臨床中痛經治療的法則有哪些呢?
(1)止痛
化瘀止痛、理氣止痛、溫經止痛、清熱止痛 。
化瘀止痛,可用延胡索、琥珀粉、三七粉、五靈脂等藥;理氣止痛,可用木香、沉香;溫經止痛,可用肉桂、桂枝,溫通表裡;清熱止痛,可用川楝子、赤芍、白芍。
(2)通經
一般來說,月經來潮,是除舊生新的時期,排除應洩之舊血,促進心血滋生。另外活血調經,有一定調理月經週期的作用。
(3)治心
即寧心安神與心理調節
可用丹參、赤芍、鉤藤、合歡皮、琥珀粉、延胡索、茯苓、茯神、青龍齒、景天三七等,其中延胡索、琥珀不僅是止痛良藥,更有鎮靜安神的作用。
(4)調肝
養血調肝,當歸芍藥散;治肝調氣,《傅青主女科》中治療“經未來腹先痛”的宣鬱通經湯,“此方補肝之血,而又解肝之鬱,利肝之氣,而又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也”;緩解攣急,控制疼痛,芍藥甘草湯,芍藥酸斂以治肝體,甘草甘緩乃緩肝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