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在很多影視劇裡,我們常能聽到這樣的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句話出自《孝經》,其含義當然不是頭髮是父母給的,不能隨意地去削去,不讓理髮。目前,這句話廣被接受的釋義是,作為子女,要儘可能的愛護自己的身體,保證身體的健康,不讓父母過多的擔心,這是最基本的孝。不過在醫學發達的今天,臨床上很容易面對一種情況,為對抗疾病,不止要動頭髮,甚至可能要捨棄相關器官。那麼,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就來了:身體哪些器官即使沒了,我們依然能活?

人們驚訝地從牆上的洞口凝視著複製空間

身體哪些器官即使沒了,我們依然能活?

剛才說了,行孝最基本的是保持身體的健康,不讓父母過多的擔心。因而,當遇到疾病不得不做出選擇時,捨棄頭髮乃至器官換取健康,其出發點也是為減少父母擔心,自然也可謂之“孝”,這也是我們為何以《孝經》裡的話作開篇的原因。言歸正傳,哪些器官即使沒了,依然能活著呢?

瞎子Blind

眼睛、耳朵:眼睛耳朵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感知器官,但或許是上天開的一個玩笑,亦或者是命運的些許不公,總之我們身邊有這麼一群人,無法正常的感知色彩豔麗與喧鬧的世界。令人動容的是,他們大多數人並不會因自身缺憾而自棄,反而將生活過得更精彩。有專家認為,盲人比視力正常的人更能準確地識別聲音的來源,聾人的周邊視力比聽力正常的人要遠。

胃:相比較於眼睛耳朵,導致胃部缺失的無外乎兩個原因,其一是過度的肥胖,不得不採取相關措施限制飲食;其二是重大疾病,如胃癌。好在醫學發達的今天,這項手術也日趨成熟。接受這項治療的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與保養後,多數是能重新適應“新胃”的。

脾臟:與胃部切除一樣,不能保留脾臟也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做出的無奈選擇。不過好在,隨著醫學的發展,醫護工作者們也正摸索一些新的治療方案,如無創縮脾治療。這樣,就可以多一個選擇,儘可能的保住脾臟,而非一切了之。

闌尾:既往大家普遍認為,闌尾壓根沒有多少用處,若闌尾炎發作,也只有一個結局:切除。不過,隨著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這樣的聲音發出:它並非一無是處,在一定程度上還參與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腸道益生菌生長等等,輕易切處或許會增加便秘、胃腸功能紊亂乃至是腸癌的風險。關於這點,目前學界還存在爭議。

肝臟:可以說是體內最大的內臟器官了,負擔身體的許多代謝、外分泌、內分泌、排毒等等工作,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更為神奇的是,它也是我們身體內,唯一的一個可再生的器官。有動物實驗表證明,肝被切除3/4後,肝的生理功能仍可維持,並逐漸恢復原來的重量。但它卻是一個“啞巴”,因為沒有痛覺神經,因而即便出現損傷,我們也難以第一時間察覺,當有症狀出現,往往已經是病情非常嚴重了。因而,再次提醒大家:保護好自己的肝臟。

除了上述的,還有胰腺、膽囊、子宮、男性的旦旦等等。雖然說當今的醫學已經很發達了,為了應對疾病,可以做到“捨車保帥”,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了它們生活質量,身體素質乃至壽命長度也一定會受到影響。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止是少讓父母擔心,更是對自己及家人負責。

6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老人常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有沒有科學依據?看看醫學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