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星期日
2019年12月
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
今日冬至了。這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它就像一個轉折點,從這一天起,黑夜漸短,白晝漸長。
冬至過後,氣溫往往大幅下降,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就到了。不過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
所以冬至,也代表了新生命的開始。
01
冬至養生藏陽氣,重點在“躲”
冬天陽氣藏得好,春天人體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而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要學會“躲”,才能保護好體內微弱的陽氣。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飲食上:躲暴飲暴食
現在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這期間大家一般聚會比較多,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
起居上:躲寒冷
冬至時節,人體的陽氣太弱,所以身體的抵抗力也較差,這時要躲著寒涼,外出時一定要戴圍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風寒的侵襲。
運動上:躲大汗
中醫認為,大量排汗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精氣。冬季應順應天時,注意養藏,安靜休養,不宜劇烈運動或大量出汗。
情緒上:躲是非
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儘量躲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了。
02
補養陽氣小妙招
1、晒後背,補陽氣
天下第一補陽品是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尤其是在冬天,想要補充人體的陽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晒太陽。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補陽的方式是晒背部。
因為背部是人體督脈所在,中醫認為督脈是人體的陽經,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
方法:可以在中午,找一個向陽的窗邊晒晒後背,全身都會很溫暖。
2、搓後腰,養陽氣
腰眼為經外奇穴,平時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閭,不僅可以疏通經脈、強壯腰骨,還能起到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且男女都適用。
方法:雙手搓熱後,緊按於腰眼處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閭部,每日反覆50~100遍。
03
冬至艾灸正當時
冬至適合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溼,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甚至會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哦!
方法:在冬至前後四天,加上冬至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過用艾條灸神闕穴的方法養生。把艾條點著後以肚臍為中心,薰灼肚臍周圍就可以了。不要燙到面板,有溫熱的感覺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鐘。
注意:1、灸時要避風寒,戒生冷和油膩;2、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3、實熱證、陰虛發熱者不宜艾灸;4、孕婦不能灸。
04
冬至進補123
一道菜:清湯冬菜蘿蔔牛腩
冬至前後是養生進補的大好時機。在北部地區,號稱冬季吃賽過小人蔘的白蘿蔔是必不可少的進補美食,而白蘿蔔的絕佳搭檔是滋養脾胃的牛肉,兩種食材一個性溫一個性寒,兩者一起正好寒熱中和,“香”得益彰!
要注意的是,這裡,白蘿蔔要切厚片,以便充分吸收牛肉的湯汁,最後,一定不能忘了加入風味鮮美的冬菜。
二種“餃子”:第一個餃子是用來吃的
俗話說“冬至餃子帶喝湯,不怕身上起凍瘡”。餃子最初是一種防治凍瘡的食療方,是有“醫聖”美譽的漢代名醫張仲景為治療百姓耳朵凍傷發明的美食。
如果冬至以後比較怕冷的,不妨吃些韭菜雞蛋、胡蘿蔔羊肉、香菜肉餡的餃子,有助於溫補氣血,增加熱量。
第二種“餃子”長在我們身上
就是我們的耳朵。耳朵不僅是長給大家用來聽東西的,懂得按摩耳朵還有不少保健功效。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冬至以後,氣血執行不暢或者腎陽虛的朋友耳朵比較容易生凍瘡。
這個時候經常按摩耳朵,有助於腎臟的保健和氣血的順暢。最常用的三種按摩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輪。
三道湯
1.當歸生薑羊肉湯
中醫理論認為,冬季在五臟六腑中對應腎臟,而腎臟又主封藏,是收納陽氣的關鍵,因此,在陽氣最弱的冬至前後,補腎陽是養生的主旋律。
對一般人來說,溫補腎陽主要通過藥膳方式即可,最著名的“當歸生薑羊肉湯”就能很好地補氣補血助陽。
2.薑母鴨湯
冬至這一天,還可以燉鍋薑母鴨,一來驅寒強身,二來增加節日氣氛。
“薑母”要選老薑,取一隻碗,加少許水,將老薑放在碗中研磨,磨出來濃汁,就是上好的調味汁。把煸好的鴨子及薑汁一同倒入,另加入適量甘蔗、陳皮、黃芪、黨蔘等食材,煨至鴨肉熟爛即可。
3.老母雞湯
在冬至這天喝雞湯,可以補上一年。雞湯被人們視為“補身良藥”,多喝些雞湯可幫助人體氣血恢復,也有助於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將流感病毒拒之門外。
母雞的補益之功效非常高,許多久病、瘦弱之人都可用來來補身,老母雞不但能補氣補血,還可祛風,而且母雞愈老,功效越好。
當然,進補需適量,營養過剩也不好,特殊體質冬至進補最好請教一下醫生。
冬至陽生春又來。新的開始,祝大家平安如意!
-
1 #
冬至餃子帶喝湯,不怕身上生冬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