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
冬至,是很重要的節氣,古時更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冬至開始“數九”過寒冬,此時,要重視養生,為過寒冬打基礎。
今日冬至,重養生,多食二肉三白
冬至時節,食療養生,很重要。
俗話說:“冬至不吃肉,凍掉腳趾頭”。
下面兩種肉,最適合冬至時節食用。
1、雞肉
“冬至數九,雞不離口”。“一九一隻老母雞,九九補個好身體”。冬至時節,多吃點雞肉,對健康大有益處。雞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食用方法很多,蒸煮、燒湯、醃製、風乾,均各具風味。
2、羊肉
羊肉,被稱為“暖身第一肉”。
冬至時節,吃點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
羊肉最好是燉著吃,會更加熟爛、鮮嫩,也易於消化。
值得注意的是,羊肉性溫熱,多吃易上火,所以,不可貪多哦。
吃羊肉時,可搭配涼性或甘平性的蔬菜,如:冬瓜、蘿蔔、蓮藕等。
此外,冬季時節,多食“白”食,對健康,也大有益處。
下面3種食物,不妨多吃點。
1、白蘿蔔
寒冬時節,吃點白蘿蔔,十分不錯。
白蘿蔔,則偏於入肺,清肺熱,有助於對抗燥邪,清熱下火。並且,白蘿蔔,還可以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
白蘿蔔還有抗病毒,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有助於冬季健康。
2、大白菜
冬至時節,氣候乾燥,易使得面板出現乾燥、皸裂的情況。而大白菜,含豐富維生素C、維生素E,可很好的護膚、養顏。此外,大白菜,還含粗纖維,可潤腸、促排毒,幫助消化,預防便祕。
3、蔥白
冬至時節,吃點蔥白,可益氣通陽,防風寒感冒。很多食療方,都有蔥白入藥,如蔥豉湯,就是用的蔥白。值得注意的是,患有胃腸道疾病者,尤其是潰瘍病者,不宜多食。
冬至時節,做好四防,冬季安康,少生病
一防內火,常飲茶
冬至時節,很多人開始進補。
此時,飲食上不注意,很容易導致“內火”。
平時多喝點茶水,有助於身體降火,還可潤燥。
用消炎下火小植物,泡水喝,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婆婆丁山刺玫茶,泡水喝,清熱下火,還可消炎殺菌。
婆婆丁,十分常見,可清熱解毒,去火消炎,預防改善上火的情況。
婆婆丁,是“藥食兩用”的小植物,有“天然抗生素”之稱,有廣譜殺菌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去火、消炎。
經常用其泡水喝,對上火引起的嗓子疼、發炎等,效果尤佳。山刺玫,是一種野生小玫瑰,性質溫和,可中和婆婆丁寒性,此外,還可疏肝理氣,改善不良情緒。冬至時節,北半球得到的Sunny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缺乏光照的環境,易使人產生抑鬱性情感障礙,容易心情不佳。這樣搭配在一起,泡水喝,不但可清熱下火,還可疏肝理氣,滋養心肝血脈,十分有益。
二防中風,穩定血壓
冬季,是中風的高發期。
氣溫每降低1℃,收縮壓升高1.3mmHg,舒張壓升高0.6mmHg。血壓波動較大,易發生腦中風,危害生命健康。因此,冬至過後,一定要注意穩定血壓,預防中風的發生。
起床後,喝杯溫熱的開水,潤腸通便,還可稀釋血液,減少血栓的形成。
排便時,切記太過用力,多食水果蔬菜,預防改善便祕的情況。
此外,經常按揉百會穴,也有助於血壓健康。
百會,是諸陽集會之處,與各臟腑經絡相通,經常按揉,有助於降血壓。
三防寒邪,多保暖
冬至日,北半球,將迎來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此時,要注意防禦霜凍,防寒保暖。
頭部保暖
中醫認為,頭部是人體陽氣的匯聚之處,天氣寒冷的時候,如果頭部著涼,容易出現頭暈、頭痛的現象。
另外,頭部受到寒冷的刺激,會使血管收縮,容易誘發腦血管疾病,這對有心腦血管病史的人群來說很危險。所以,冬季外出儘量帶一頂帽子來保暖。
頸部保暖
即使身上穿的很保暖,如果頸部沒有護好,冷風還是很容易通過頸部把寒氣帶給身體,誘發咽喉發炎、嗓子疼等病症。
此外,頸部受寒還容易引起頸椎病。所以,冬季不要只注重身體的保暖,頸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冬季外出最好穿高領毛衣,或者給你自己系一條美美的圍巾吧。
足部保暖
人們常說“寒從腳起”,可見足部是很容易受寒的地方。
足部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因此最容易受寒。
而足部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的收縮,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冬至時節後,一定要注意足部的保暖,只有雙腳溫暖了,人體氣血流動才會順暢,抵抗力才會增強。 可以每晚睡前熱水泡泡腳,健康又長壽!
四防呼吸道疾病
冬至時節,空氣乾燥,病毒和細菌活躍,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因此,要格外助於預防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年人。
對於老人來說,感冒、肺炎、哮喘、流感都是這個季節需要重點防範的疾病。
注意通風換氣,在午間溫度相對高時,開窗通風。
戒菸,在煙霧的刺激下,會更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
適量運動,可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可以用熱水,薰鼻子,來滋潤呼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