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老年人,普遍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飲食結構不合理。很多老人自以為自己的飲食習慣符合健康飲食的標準,實際上遠遠達不到。我們經常看到有些老人,說起養生知識一套又一套,看似比專家還懂,實際上他們口中的“養生妙招”,大部分都是道聽途說的,真正有價值的少之又少。
這些“養生妙招”沒效果倒不礙事,怕的是好處沒有,壞處一大堆。所以老年人養生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人云亦云,要找到真正對健康有益、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才能助長壽一臂之力。
老年人在飲食上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飲食過於清淡、追求素食主義、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失衡等,所以,為了預防免疫力下降、延緩衰老的速度,我們要多在飲食上下功夫,及時調整飲食結構,保證營養充足。
這3大類營養素,是老年人需要重點補充的
蛋白質
如果實在不愛吃肉,也要多吃其他高蛋白的食物,來補充營養的缺失。像牛奶、乳酪、雞蛋、豆腐、豆皮、豆乾、堅果等食物,也能提供一定量的蛋白質,希望老年人可以適量攝入。
礦物質和維生素
相比於人體所需的三大最基本的營養素——脂肪、蛋白質、糖類物質,其他營養成分並沒有受到大家的關注,尤其是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但這些營養物質也是人體內不可或缺的,缺乏鈣元素、鎂元素等礦物質和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不僅會影響人體的衰老速度,還會誘發骨質疏鬆。
很多朋友在飲食上都沒有做好規劃,每天吃什麼、喝什麼,都過於隨心所欲,甚至經常湊合了事,這種習慣顯然會讓我們的身體面臨很多疾病風險。為了保護骨骼、抗衰老,大家要注意補充營養,多吃雞蛋、奶製品、堅果、蔬菜和水果。
微量元素
相比於礦物質和維生素,微量元素的存在感就更低了,很多朋友甚至都不知道補充微量元素的價值。其實在大部分老年人眼裡,吃飽喝足就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吃大魚大肉,還是粗茶淡飯,只要沒餓著肚子,就足夠了。但維持人體健康的工作卻不能止步於此,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價值。
大部分人的飲食結構都無法滿足鋅元素、鐵元素、鉀元素等微量元素的攝入量,而長期微量元素攝入不足,也容易誘發一些慢性疾病。想要守住健康,就要對食物的質量、營養成分有一定的要求。
其實很多老年人之所以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症狀,是因為上了年紀以後,牙口不好、消化能力差等現象,限制了他們對食物的選擇,營養豐富的食物,不一定好消化,容易消化的食物,不一定滿足營養全面的要求。久而久之,就產生了營養失衡的問題,導致身體越來越差,衰老速度加快。
總結:大部分老人都存在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體檢過後,根據具體的身體指標,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或許能更針對性地補充營養,讓身體越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