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肥胖對生殖的影響
肥胖,既可能是引起內分泌失調的原因,亦可能是內分泌失調的結果。在肥胖基礎上出現不孕不育的患者,單純常規治療不孕不育,效果往往不如人意,應根據患者肥胖的原因,給予控制飲食、適量運動、精神疏導、藥物治療、針灸埋線、貼敷理療等綜合性的治療方法,能收到較好的療效,在解決內分泌失調的同時降低體重,也在降低體重的同時恢復內分泌的平衡。中醫婦科名著《傅青主女科》早在清朝時就提出肥胖不孕的概念,用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
病例介紹
患者張某,因多年不孕、多囊卵巢綜合徵前來門診治療。就診時肥胖、面色晄白、氣短氣促、月經3~4個月一潮,舌淡嫩苔白脈沉,身高161cm,體重75kg,建議先不急著備孕,予中藥+針灸結合飲食控制、適量運動減肥,處方予真武五苓散加人參湯,加減調治3月餘,體重減至61kg,中間月經來潮1次,某日突發噁心乾嘔,回門診複診,見基礎體溫升高21天,查妊娠試驗陽性。
肥胖的判斷
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判斷肥胖的一個常用參考標準,我國人群正常BMI值為18.5~23.9kg/m2,但BMI並不是是衡量肥胖唯一的標準,控制體脂率,才是體重管理的關鍵。
體脂含量和體脂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體脂含量是指人體內脂肪的含量,而體脂率,指的是脂肪含量占人體重量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體脂率=體脂含量/身體質量。此外也可透過BMI來計算,公式為:1.2×BMI值+0.23×年齡-5.4-10.8×性別(男性為1,女性為0)。男性體脂率>25%,女性體脂率>30%則屬於肥胖。
此例患者,計算BMI為28.9 kg/m2,體脂率為37.79%,明顯超出正常範圍,屬於肥胖。
肥胖對女性生殖的影響
本例患者是由於不孕而就診,同時也屬於肥胖患者,雖然肥胖並不直接引起不孕,但體重及體脂率過高容易引起內分泌失調,而內分泌失調是可以導致不孕。
曾有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者瘦素水平升高,且女性瘦素水平顯著高於男性,皮下脂肪是影響瘦素的重要因素,胰島素及雄性激素參與瘦素水平的調節。在瘦素水平長時間升高時,體內細胞對其影響變得不敏感,這會關閉飢餓抑制激素並導致飢餓感和食物攝入量增加。飢餓激素在不受抑制的情況下會升高,使食慾失去控制,不僅會增加肥胖風險,也更容易導致糖尿病等疾病。
在過量消費食物後,胰島素水平會驟然升高以嘗試攝取食物能量,並主要以單糖形式儲存在細胞。這些細胞會在一段時間後變得對胰島素的影響不敏感,導致無法使用葡萄糖,如此一來就可能發展成糖尿病,這通常是瘦素和胰島素水平長時間過高並失去適當向健康細胞發訊號能力的結果。糖尿病患者平均月經量顯著少於健康人群,血清睪酮水平、生殖道感染率、月經週期不規則率、卵巢儲備下降率、性慾障礙率均升高。
此外,在促排卵過程中,還發現肥胖不孕患者對促排卵藥物反應性降低,主要表現為促排卵藥物使用量增大,促排卵藥物使用時間延長,扳機日(也稱為HCG日)雌激素水平低,獲卵數減少。但目前肥胖影響促排卵藥物反應性的機制仍不明確。
故此,建議患者先以體重管理調節好內分泌功能,再視乎情況治療不孕。而就在減重後,患者順利懷孕,以此也反證了其不孕與肥胖有相關性。
肥胖對男性生殖的影響
肥胖對於男性的生殖亦有影響。肥胖可干擾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功能來改變睪酮和雌二醇的比例,影響瘦素和其他激素水平的穩態。由於脂肪組織中芳香化酶的過度表達,男性肥胖者體內雌激素濃度增加,透過負反饋,出現促性腺激素減退。這些激素的變化,加上體內氧化應激,將影響睪丸功能和性功能,甚至導致男性不育症。臨床研究表明,在輔助生殖助孕週期中,與體質量正常者相比,肥胖男性的精液引數更差,勃起功能障礙的發生率更高。此外,肥胖也會導致表觀遺傳修飾的改變,並可發生跨代傳遞,影響後代健康。這兩條途徑都會降低男性生育力。
必須重視體重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超重和肥胖已呈現全球大流行趨勢,一項全球肥胖疾病負擔資料表明,在過去40年,超重和肥胖人口分別增加了50%和80%,與此同時,全球的總生育率一直在下降。肥胖患病率的急劇上升伴隨著兩性生殖健康指數的下降,使得肥胖不再只是影響個人身體健康,還影響後代的出生和成長,體重管理的重要性必須被高度重視。
#減肥##備孕百科# #快問中醫超能團#
@快問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