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日,太陽黃經達270°,今年的12月22日即為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初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這是說,蚯蚓喜陰曲陽伸,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盛, 土中的蚯蚓蜷縮;麋與鹿同科, 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 所以為陰,冬至陽生, 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陽氣初生,所以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近期北方將維持晴冷模式,空氣乾冷需保暖加溼。南方多陰雨,江南多地氣溫將創下半年新低,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素問》雲“人以天地之氣生, 四時之法成。”根據中醫理論,自然界氣候變化與人們休慼相關。

冬至天氣寒冷,如何增添衣物,去寒就暖?《攝生訊息論》提到:“宜寒極方加棉衣,以漸加厚,不得一頓便多,惟無寒即已。”當感到寒冷,再逐漸增添衣物,不宜一下子就穿得太暖。在冬天,不覺得冷,就是保暖了。同時長期處於供暖的室內,也應適當的通風換氣。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現在北方冬至日有吃餃子、餛飩的習俗,南方的人們要在這一天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有些地區還有冬至祭天祭祖的習俗。

冬至吃餃子還有一則趣典,傳聞醫聖張仲景冬季返鄉之時,看到白河兩岸鄉親因天氣寒冷,不少人的耳朵都凍傷了。便在冬至那天用“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季進補也值得關注,《雲笈七籤》提到“冬夜漏長,不可多食硬物並溼軟果餅”。冬天晝短夜長,到晚上人的新陳代謝就會比較緩慢,“胃不和則臥不安”,消化慢,睡眠也晚。若吃多了乾硬滋膩的食物,不易消化而形成積食。

最後為大家推薦一款冬季進補佳品,源於張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當歸生薑羊肉湯,這款藥膳清甜回甘,滋補不膩。組成:當歸30g,生薑60g,羊肉500g(當歸味偏苦,不宜多加),其中當歸、生薑、羊肉皆是溫性之物,可以很好的驅散冬日之寒氣。當歸補血活血,搭配羊肉,可增強羊肉溫中補虛之功又補而不滯。在口味上,生薑可以減輕羊肉的羶味,當歸的微苦回甘可以解膩。

製法:將當歸、生薑洗淨,切片,羊肉置沸水鍋中稍燙,盛出晾涼,切塊,然後將食材一同放入洗淨的砂鍋中,加入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除去浮沫,改用文火燉至熟爛,加用適量鹽及調味品,飲湯並食羊肉。此湯可以補血調經,散寒止痛,主治血虛有寒。陰虛火旺,或肝經鬱火治病者不宜。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尤其是腫瘤病人經常提及忌吃發物,其中的“發物”跟個人體質、身體健康狀態、疾病情況等很多方面都有關係。既往食用羊肉未曾出現過口乾舌燥、口腔潰瘍與大便祕結等問題的人群,可放心食用羊肉。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男性過了50歲應該如何養生?專家給出4個生活建議,按照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