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為你說上一病,這就是生活中常見的失眠多夢。閒言少敘,我們先把一個特別好用、簡單方便的穴位按摩療法介紹給你——
仰起手掌,在豌豆骨後緣的橈側,當掌後第一橫紋上取穴,這裡有一個著名的穴道,就是神門穴。另外,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和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有一個穴位,乃太溪穴。這兩個穴位,都是左右各有一處。每天晚上臨睡前,用牙籤或者原子筆頭,在左右各點按5到6分鐘,共刺激20到30分鐘,每天堅持,一個月左右就會見到明顯療效。
為您介紹這一方法,絕非空口無憑。它實際上源於祖國傳統醫學典籍《靈樞·九針十二原》裡的論述:“五臟有疾,當取十二原”。很多近代的中醫鍼灸名家,都將這兩個穴位視作調治失眠的一條捷徑,臨床上多加應用。治療手法以針刺為主。我們一般人掌握不好這樣的方法,所以用點壓的方法長期刺激,也可取得不錯的效果。
那麼,這裡面到底有什麼奧妙呢?
在失眠的諸多因素中,心腎不交可謂最突出、最廣泛的一種。針對失眠,我們可以記不住別的,但是能把“心腎不交”這四個字,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治療方法記住,也是真真可以受益一生的。
原來,在中醫語境中,我們的腎水可以在腎陽的鼓舞下向上執行,恰好可以和熊熊燃燒的心火相遇。心火得到腎水的制衡,就不會燒得過旺。相應地,我們的心神也就不至於被“烘烤”得不知所措,從而可以安穩地居於心中。這樣,我們就會睡得好。相反,如果隨著年齡的增加,腎水不足,或者腎水不能上濟心火,我們的心神就坐臥不寧,從而引發失眠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我們有兩個手段。其一,想辦法讓腎水源源不斷地上升,制衡心火;其二,可以讓心火適當得以清降,在得到腎水滋潤之前,不至於燒得一塌糊塗。恰好,這神門穴和太溪穴聯用,可以取得這樣的效果。
太溪穴,乃是腎經水液匯聚之地,為腎經的原穴。這個穴位的意思是,腎經的地部經水流到這裡之後,匯聚成了寬大的一條溪水。這溪水在吸收腎中元陽之氣後,可以上行天部。所以說,這太溪穴是天生的一彎清泉,可以隨時被我們調取,為身體滋補腎陰。
神門穴是心經的原穴,意思是心經體內的經脈經氣,在這個地方外出體表。也就是說,這裡彷彿是一扇門,作為心經氣血的出入之地。因此,這裡有“洩”的作用,可以清心火、涼營血。
因此,我們一面用太溪穴鼓舞、調動腎水“救援”,一方面用神門穴清熱通絡“自救”,則心腎不交的問題,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的。因此,用這兩個穴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