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物你們肯定都吃過,但你們肯定不知道其中的含油量,經常吃這些還不如吃幾口油!來看看吧。
第一種“油類”主食:炒飯類
加入油鹽等調味品後,原本只有米香的飯,脂肪含量會大大增加,而餐館中的炒飯更是“油光滿面”。
其實,大米本身的脂肪含量很低,每100克米飯的脂肪含量只有0.2%,做成炒飯之後,脂肪含量升高至6%~8%。同樣吃一碗半斤左右的炒飯,要比普通米飯多吃進去100~200千卡熱量。
如果,自己在家做炒飯的時候烹調油用量可以控制,用平底不粘鍋也有利於省油。配合炒飯吃的其他菜可以優先選擇涼拌、水焯等省油的方式,有利於保持總體油攝入不超標。
第二種“油類”主食:炒粉、炒餅、炒年糕
跟炒米飯類似,炒餅、炒粉、炒年糕的脂肪含量一般在5%~8%左右,相對於原料來說脂肪含量也翻了幾十倍。
尤其是炒年糕,本來用糯米做的年糕就非常黏糊,炒時如果放油太少很容易粘鍋,所以導致烹調時需要多放油來炒。
第三種“油類”主食:起酥麵包食品中,但凡帶著“酥”字的,大都在暗示我們脂肪含量高的事實。因為要塑造食物酥香的口感,沒有油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同麵包的脂肪含量差別很大,從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不等。而起酥派、千層麵包之類的“起酥麵包”是油脂含量最高的,這類麵包有明顯的鬆酥層次、入口酥脆。酥脆的口感和立體的層次離不開油脂的“貢獻”,尤其是經常用一些對健康不太“友好”、飽和程度比較高的氫化植物油,也叫“植物奶油”“人造奶油”“起酥油”“麥淇淋”等。
類似糕點還有鳳梨酥、金錢酥、桃酥、油酥燒餅等,都是“含油大戶”。
第四種“油類”主食:麻花、麻團、油條
這些都是使用油炸工藝製作的主食,整個在油鍋裡“洗了個澡”,脂肪含量大大提升。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 2004》中的資料,麻團脂肪含量高達30%,麻花31.5%,油條17.6%。而且,與油鍋裡的油接觸面積越大,脂肪含量越高
第五種“油類”主食:燒餅、油餅
這類食物製作時麵糰並未經過發酵,如果沒有油做出來會很硬。為了口感與質地“雙豐收”,都會在裡面“包”入很多油。例如油餅脂肪含量23%之多,麻醬燒餅脂肪含量大都在10%以上。麻醬燒餅除了油還有糖,從營養與熱量來看,可以歸為糕點、 點心之列。所以但凡是多油脂的食物還是少吃為好,
各位要注息啦,看到這些高熱量食物可以吃,但一定要少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