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數千年前一些名醫大家就提到氣候環境變化對身體產生的影響,其中“溼”被視為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溼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響健康。

現代人少動、多吃、熬夜、壓力大,也會造成腸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謝失調。體內溼氣過重,會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支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面板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少動、飲食不節制及壓力,都會造成“溼”留體內。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溼氣重的另一種表現——“溼濁內生”。

溼濁內生,又稱“內溼”……。“內溼”,即體內水溼停滯。內溼是由於脾不運溼,腎不主水,輸布排洩津液的功能障礙,從而引起水溼痰濁蓄積停滯的病理變化。由於內生之溼多因脾虛,故又稱之為脾虛生溼。

為什麼會溼濁內生?

內溼的產生,多因素體肥胖,痰溼過盛;或因恣食生冷,過食肥甘,內傷脾胃,致使脾失健運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輸布發生障礙所致。如是則水津不化,聚而成溼,停而為痰,留而為飲,積而成水。因此,脾的運化失職是溼濁內生的關鍵。

脾主運化有賴於腎陽的溫煦和氣化:因此,內溼不僅是因為脾陽虛衰,津液不化,而且與腎有密切關係。腎主水液,腎陽為諸陽之本,故在腎陽虛衰時,亦必然影響及脾,使脾失運化而導致溼濁內生……反之,由於溼為陰邪,溼盛則可損傷陽氣,因之溼濁內困,久之亦必損及脾陽腎陽,而致陽虛溼盛之證。

內溼為水液代謝失調的病理產物,雖與肺,脾、腎功能失調均有關,但與脾的關係最為密切。溼從內生,聚而為患,或為洩瀉,或為腫滿。或為痰飲。內溼的臨床表現以脾胃症狀為主。溼留於內,可因體質、治療等因素而有寒化、熱化之分。

溼性重濁黏滯,多阻遏氣機,故其臨床表現常可隨溼邪阻滯部位的不同而異。如溼邪留滯經脈之間,則見頭悶重如裹,肢體重著或屈伸不利,《素問·至真要大論》則說:“諸痙項強,皆屬於溼。”溼犯上焦,則胸悶咳嗽;溼阻中焦,則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口膩或口甜、舌苔厚膩;溼滯下焦,則腹脹便溏、小便不利。

水溼泛溢於面板肌腠,則發為水腫。因此《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溼勝則濡洩,甚則水閉肘腫。”溼濁雖可阻滯於機體上、中、下三焦的任何部位,但仍以溼阻中焦脾胃為多。

此外,外感溼邪與內生溼濁,二者亦常互相影響。溼邪外襲每傷及脾,脾失健運則滋生內溼。脾失健運,或內溼素盛之體,亦每易外感溼邪而發病。

溼濁內生怎麼辦?

①、適量運動:運動出汗就是人體的一種排水過程,每天堅持運動可以緩解體內溼氣。

②、運用芳香、發汗及苦溫藥材,做為祛溼法寶。善用生活中的各種食材除溼,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熱辣辣的薑汁發汗,最適合淋溼之後去除身體溼氣,預防感冒;苦溫的中藥甘姜如同慢火,也能緩緩將體內水氣逼散。

③、避免溼潤的環境:環境過於潮溼會導致溼氣入侵體內,因此我們需要保持生活環境的乾爽,避免穿溼潤的衣服蓋潮溼的被子。室內溼氣過重的話就需要多開窗通風,同時也不要直接睡地板。

④、飲食清淡適中:油膩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 。生冷的食物、冷的飲品,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減弱,不利溼氣排除,不宜經常食用。


溫馨提醒

1、圖文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未涉及具體用藥)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

3、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都可提出,我將竭盡所能為您解答!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到底什麼是真正健康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