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冬##健康科普匯##健康養生##健康知識#都說魚肉是個好東西,富含優質蛋白質、脂肪含量低,是營養學家推崇的白肉。
BUT挑不對魚,不僅吃了沒營養,甚至還不利於身體健康。
第一種:個頭太大或太小的魚很多人買魚時都喜歡挑大個兒的。對於同一品種的魚來說呢,如果個頭太大,意味著魚的年齡一般也更大,肉質可能會比較粗糙,還可能富集更多環境汙染物。個頭太小的魚,安全性沒有什麼問題,可由於太小,很多魚還沒有長大成熟,吃起來沒有那麼香,口感不是很好。最最重要的是,小魚肉少,很難滿足我們的胃口啊。
這裡,我們說的是可能。在營養學裡,我們要知道的就是迴避風險,把致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已。畢竟,凡事沒有絕對你說是不?大部分魚體內的汙染物還是在安全範圍內的,不必擔心。但為了規避這些風險,還是儘量不要買大魚啦
那麼買什麼大小的最好?
同一品種,個頭適中的安全又美味。
我們都聽過「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泥巴」的說法吧!大型肉食魚類(一般處於食物鏈的等級相對高)體內更容易蓄積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國際上的權威健康機構也推薦不要吃鯊魚、劍魚、旗魚、方頭魚、大眼金槍魚等大型魚類。
為了方便和便宜,我們也會到小商小販那買魚。不是全部,而是某些不正規的小攤販,由於魚的來源和品質沒法保證,可能隱藏著更大的安全隱患,比如重金屬超標、寄生蟲等。
正規超市和菜場,通常魚在進入市場前都會經過最基本的檢驗檢疫,還是可以放心的。
第四種:野生魚不少人喜歡吃點兒野生魚類解解饞。
今日不同往日啦,由於環境汙染的不確定性,野生魚可能更容易富集一些完全想不到的有毒物質。比如,很多魚會因為捕食了有毒的海藻、小魚小蝦而在體內蓄積毒素,常見的有雪卡毒素、河豚毒素等,會非常危險的。
很多人喜歡吃醃製的鹹魚。但是,鹹魚的鹽含量太高了,會增加高血壓風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中國式鹹魚列為第一類致癌物,一定要少吃。
這次,鹹魚是真翻不了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