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老年人在飲食上有兩個誤區:一個是不敢吃鹹,一個是不敢吃甜,說吃鹹了血壓高了,吃甜了得糖尿病。中醫上有五味入五臟的說法:甜入脾,酸入肝,苦入心,辣入肺,鹹入腎。就是說甜味的東西對脾好,鹹味的東西對腎好。
所以你看那些幹活的、出大力的人,為什麼他們就特別能吃鹹?吃不到足夠的鹽人是沒力氣的,筋骨都軟踏踏的,因為腎氣提不起來。你元氣再多,腎沒有能力把它提起來,那跟沒有一樣,鹽太少了傷腎氣。
你再看為什麼老人和小孩都愛吃甜食,比如糖和點心。小孩呢,爸爸媽媽跟他說你要少吃糖,吃糖多了就牙疼,但是他還是忍不住,偷偷的就想吃糖,成年以後對甜食就不那麼喜歡了。老年人又變得比較喜歡吃甜了,什麼原因呢?脾虛。小孩的時候脾胃還沒有發育好,而且他整天是蹦蹦跳跳的,元氣消耗多,需要一個好的脾胃多做補充;老人呢,脾胃開始退化了、老化了,所以他也需要一些甜味的東西來養脾,所以才愛吃甜的。
老祖先已經把規律給我們總結出來了,甜養脾,鹹養腎。那麼反過來這個道理也是成立的,你要是甜太少了,那麼就會傷脾,鹹太少了就會傷腎。從營養學上來說,鹽給我們提供了一種礦物質營養,叫做鈉,鹽的學名叫氯化鈉。鈉在人體中的作用就是增強肌肉的力量,增強收縮的力量。所以為什麼高血壓的患者,醫生就會建議少吃鹽,就是因為鈉會收縮血管,所以醫生就懷疑它會讓血管收縮,會增加血壓,所以就建議高血壓患者少吃鹽。
大家只知道“少吃鹽,多喝奶”,只看到了鹽導致血管的收縮,沒看到鹽少了以後帶來全身各個器官的輸送能力。鹽鈉是身體必須的元素,參與細胞內外液平衡、神經遞質傳輸等等。如果長期鈉鹽攝入的過少,會引起很多生理功能,比如肌肉無力、神經倦怠…過分控制鹽分的攝入還可能對心臟造成損傷。
所以,我們不能排斥吃鈉鹽,成人每日合理攝入6g的鈉鹽是最合理的。
那麼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吃6g鹽呢?也不是,不同人群對鹽的需求也有一定差異。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鹽的消費量是6 g;
• 嬰幼兒,至少在嬰兒1週歲前應儘量避免含鹽量或調味品多的家庭膳食;
• 而對於高血壓患者建議食鹽應控制在3g以內;
• 老年人控制5g以內;
• 如在熱環境中進行輕體力活動,由於出汗鹽排出增加,每人每日攝入食鹽15g,中重度體力活動者攝入20~25g為宜;
• 如果是對鈉鹽的需求量較大的特殊患者,像嚴重腹瀉、嘔吐、大面積燒傷等情況發生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額外補充鈉鹽。
3個科學吃鹽小竅門1、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加工食品:因為受其風味及保質要求,加工食品如醬肉、燻肉、醬菜、香腸、火腿、臘肉、醃製食物等含鈉高,儘量少吃或不吃,多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
2、遠離重口味:家中準備限鹽勺,常見的限鹽勺有1g、2g和6g。平時做菜宜清淡,在準備食物階段不加鹽,烹調時注意醬油、味精、雞精等高鈉調味料的使用。準備食物的人要對放入鈉的量做到心中有數。
3、減少外出就餐的次數:大多數餐館烹調食物一般重鹽、重油,調味料豐富,做出的菜味道厚重鮮美,但對於身體卻是重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