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古今醫家長期的臨床實踐,一致認為,慢性腎炎發生是由於風寒、風熱、熱毒、溼熱等病邪反覆入侵;加上內傷七情,飲食不節,酒色勞倦等各種因素造成臟腑虛損。特別是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使體內水精散佈及氣化功能發生障礙,臟腑日益虛損,而外邪反覆感染,導致臟腑之間、正邪之間的惡性迴圈,形成了慢性腎炎反覆發作,長期不愈的臨床特點。現分述如下:
1、外邪侵襲
這種型別的慢性腎炎病人,感受外邪,反覆不愈,傷及臟腑,使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水液代謝紊亂而發病。風邪外束,肺氣不宣,肅降失司而成風水,遷延不愈;導致脾腎陽氣虛衰,水溼瀦留或氾濫發為本病。
2、脾氣虛弱
這種型別的慢性腎炎病人,脾氣素虛或七情勞傷,飲食失節,損傷脾胃,運化失司,精微不生,水溼不運,停聚氾濫而成本病。
3、腎氣不足
這種型別的慢性腎炎病人,素體腎氣不足或房勞過度,勞倦內傷,腎氣受損,開合及氣化功能失調,腎氣不能化氣行水,水氣阻滯,湓於肌膚;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土,運化功能失司,水溼不能輸布,脾土既虛累及肺金,肺氣通調無權,水氣失於宣降。肺、脾、腎三髒柏互影響,導致本病遷延日久,難以治癒。若腎陰下足,水不涵木,肝陽偏亢,則可導致水胂眩暈並見的臨床症狀。此外,肝失疏洩,氣機不暢,氣滯血瘀,也可致使本病症情複雜而難以治癒。
4、肝腎陰虧
這種型別的慢性腎炎病人往往由急性腎炎轉化而來。溼濁之邪稽留下焦,溼壅生熱,溼熱久戀,傷及肝腎之陰;或肝腎虧或房室不節,而復感外邪發展成慢性腎炎;或因醫者急功近利,妄投溫補致腎陰虧虛;或因醫者秉乘古訓,以傳統溫補法治腎致溫補之品耗傷腎陰;或因醫者於病之初,重用苦寒之品,苦寒傷陰;或因治療過程中,投以激素,激素為熱性藥品,有助熱傷陰之弊。
也就是說,體內炎症存在、房事不節制、濫用藥物、加大藥物劑量、亂用激素等,都有可能造成慢性腎炎的發生,出現水腫症狀。
5、陰血虧虛
這種型別的慢性腎炎病人,由於長期存在蛋白尿、血尿的症狀,反覆發作不消,導致其體內大量的精微物質從尿液中丟失,陰血虧虛,則將伴隨水腫的發生。此外,由於長期腎臟損害,病人的脾腎虛,而不能提供足夠的物質,也是造成陰血虧虛的重要原因。
6、溼熱鬱積
由於慢性腎炎病人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同,加之飲食習慣和偏好也各有差異,脾胃功能失常,久而體虛將容易引發慢性腎炎的水腫問題。中醫講脾腎兩虛,則致化溼不力,溼鬱化熱,加重溼熱邪氣,溼熱邪氣又加重脾腎虧虛;脾腎兩虛和溼熱之邪,導致和加重氣、血、水病理產物的產生,而病理產物又加重脾腎虧虛、溼熱久羈。如此反覆,形成惡性迴圈!說明一旦人體的脾、胃、腎臟虛弱,則隨時間推移,最終使腎炎病人的水腫症狀長期存在、反覆不愈。
總結
慢性腎炎為一種病程遷延進展性的疾病,對病人而言,久病則易發生淤血、氣虛、水溼、邪毒等,出現氣血不足、陰陽失調、臟腑虧虛等病症。發生水腫的慢性腎炎病人,病症有偏差、病機有側重,因此,在治療時需要依據腎炎發病的病機、病因辨證施治,提升損傷腎臟的功能,從根本上改善腎炎病人水腫問題,綜合考慮方能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溫馨提醒
1、圖文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未涉及具體用藥)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
3、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都可提出,我將竭盡所能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