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它不僅承擔了全部的身體重擔,而且還是大腿和小腿之間的活動樞紐。寒氣無疑是這個樞紐的冷凍劑,只有保暖才能讓膝蓋長期保持活力和潤滑。

說老寒腿可能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但說關節炎相信沒有人不知道的。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十之八九膝關節都有問題。這也難怪,要知道膝關節可是人體最大的關節,它不僅承擔了全部的身體重擔,而且還是大腿和小腿之間的活動樞紐。這樣一個重要的部位,卻少有脂肪的保護,基本是皮包骨,不要說其他的傷害,首先一個“涼”字就足以讓膝蓋受傷了。古人將關節炎稱為“老寒腿”,可謂是一針見血,簡單明瞭地指出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我認識一位大姐,年輕時候是遠近聞名的愛美人士,一年四季都著裙裝。如今老了,每每被關節炎折磨得不斷呻吟,醫院跑斷了腿,藥也吃了不少。可每逢變天,還是痛得無法忍受。後來不知道聽誰說,帶著護膝可保護膝蓋。於是就常年帶著護膝,不管多熱的天也不取下來。

後來我告訴她,保暖的方法有很多,不能這樣一條道走到底。平時帶著護膝沒有問題,但大熱天裡,出了汗在護膝裡面反而起不到保暖作用,只需要晚上戴著防止受涼即可。平常日子裡,最好也能讓膝蓋曬曬“日光浴”。若是疼痛得厲害,或者感覺到很冷的時候,也可用熱水袋或者其他的方式進行熱敷。總之,就像穿衣服要隨四季變換一樣,保暖的方法也要時常變化,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膝蓋。

大姐聽了這話頻頻點頭,過了幾個月告訴我說,疼痛感已經消除了很多。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我告訴她,膝關節承受的壓力太大,在日常生活中會磨損,再加上年齡增長,鈣的流失,到了一定年齡,多少會有一些問題。就像機器每年都會有折舊一樣,身體也是這樣。尤其是膝關節,承擔著樞紐的重任,不管是站立,還是走、跑、跳等都要用到它,本身就很容易發炎了。更兼膝蓋周圍多是肌腱、韌帶,血管分佈少,本身就氣血不足了,再加上現在人一天到晚窩在空調房裡,為了愛美穿得薄薄的,膝蓋常年露在外面,而缺乏脂肪保護的膝蓋對寒冷的反應又是如此敏感,寒氣堵塞經絡,導致氣血無法順利地在膝蓋處執行,膝蓋會疼痛、痠軟,實在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所以,要想解決膝蓋疼痛的問題,最基本的解決之道就是保暖,除了上面說的用護膝等輔助措施之外,中藥外敷、推拿、拔罐等都是不錯的方法。尤其是風溼性關節炎,基本是由於風寒導致經絡受阻,致使氣血迴圈不暢而導致的。因此用拔罐來祛風散寒、活血通絡是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的最佳途徑。

我曾經給一位香港女士做拔罐,她那膝蓋比氣象臺還準,天氣一變冷,膝蓋立馬就痛。嚴重時根本就仲不直,連走路都是問題,去醫院做X線檢查,也沒查出來膝蓋有什麼問題。後來我給她拔罐,拔罐時膝蓋麻木發脹不可忍受,拔出的血液顏色暗淡,面板也呈暗紅色,一看就是膝蓋長期處於寒涼狀態導致血瘀嚴重。給她拔了三次,顏色才恢復正常。經此折磨之後,她再不敢疏忽大意,天氣稍涼時,便戴上護膝,並且在我的推薦下將游泳當做日常運動,如今四五年過去了,關節炎從沒犯過。

現在很多人喜歡看韓劇,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一個情節,韓國人進屋坐下的時候,雙手都搭在膝蓋上。這個動作,看似不經意,其實裡面也是包含著很深的中醫養生智慧。我們知道,手掌心有一個重要的穴位就是勞宮穴,勞宮穴是心包經的火熱之氣彙集之地,也是有名的火穴,因此勞宮穴溫度極高。將手掌放置在膝蓋上,溫度自然傳入膝蓋,還有比這更簡單的保護膝蓋的方法嗎?

中裡巴人在《求醫不如求己》裡面推薦了一個跪膝法來引血下行,企圖透過此方法將氣血先引到膝蓋,然後再引到腳底。膝關節是腳底氣血上行,上體氣血下行的重要通道,跪膝無疑是極好的方法,但是對於膝關節有問題,或者年老體衰的人來說,要想做到卻不容易。因此,先透過各種溫膝散寒的方法將膝關節調治好了,讓氣血能夠順暢通行,再透過跪膝來促使氣血下行,或許才是更合適的曲線救“體”之道。

9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每天都要吃飯,但你知道每頓飯到底該怎麼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