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先生是一位“老胃病”患者,一旦飲食不規律、情緒波動或是天氣轉涼,這個“老胃病”必然登門拜訪,多年來胃痛、返流、噯氣這些不適症狀反覆折騰,用田先生自己的話說是“還專挑晚上發作,覺都睡不好”。期間田先生使用過多種抑酸護胃及促胃動力藥,剛開始還有效果,時間一長又回到原樣,於是田先生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求診於中醫。
接診的消化科胡佳博士望聞問切後分析田先生的種種不適看上去是胃病,其實根源在肝。中醫認為,肝臟具有疏通氣血執行、暢達情志和健運脾胃的功能,當肝氣瘀滯,橫逆犯胃,胃失和降,就屬於肝胃不和,會出現胃脘脹滿疼痛,噯氣、呃逆、吞酸,情緒抑鬱,不欲飲食等表現。
胡博士以疏肝理氣為原則選擇柴胡疏肝散,用藥3天后症狀明顯減輕,睡眠也相應改善,也沒那麼煩躁,續治1周胃痛消失了。為了表達自己的感謝田先生為胡博士送上錦旗,並堅持間斷門診調治以鞏固療效。
都是胃病,胃肝脾有何不同
、
中醫認識疾病就是從各種不適症狀入手,注重辯證施治,如果辯證準確、選方遣藥合理,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對於胃病而言,中醫認為有胃肝脾之分,在胃多屬胃病初發,常因外感、傷食所引起,
可見胃脘脹痛、悶痛,噯氣,痛無休止,大便不爽,脈滑;在肝多屬反覆發作,每與情志不遂有關,胃脘脹痛連及脅肋,竄走不定,太息為快,脈弦;在脾多屬久病,胃中隱痛,飢時為甚,進食可緩,勞倦則重,休息則輕,面色萎黃,疲乏無力,大便溏薄,脈緩。
生活小細節,助你遠離胃炎
多飲水:飲水能清洗胃腸道,降低胃酸濃度,減少對胃黏膜的侵噬。因為胃在空腹時怕胃酸過多,在進食時怕胃酸過少。晨起或進餐前1小時喝溫水價值尤其明顯。
飲食規律:不能餓太久,不能吃太飽,三餐定時定量,讓胃腸道消化酶的分泌形成生物鐘,有益於消化。
飲食健康:多吃一些新鮮含維生素高的綠葉蔬菜和水果,但是要避免粗糙、辛辣、過酸等刺激性食物,煙和酒,都會直接對胃粘膜造成損傷,是誘發胃炎的重要因素呦。想遠離慢性胃炎,戒酒、戒菸,必須噠!
放鬆自我:長期的精神緊張,不但會刺激胃液的分泌、損傷胃粘膜,還會使胃粘膜血管收縮、缺血,容易誘發炎症。注意舒緩壓力,增加戶外活動,避免長時間精神緊張,保持美美的心情,才不會被慢性胃炎找上門啊。
養胃藥膳有講究
採訪中發現,多數患者樂於接受天然藥物與日常食物,按一定配伍規則合理配製,烹製成既美味可口,又有一定療效和養生作用的特殊膳食,但普遍認識不足。中藥分寒熱溫涼,使用中藥要辨別症候還要結合人的體質因素,所以使用中藥應該在專業醫師藥師指導下,不宜盲目自行服用所謂的“祕方”、“偏方”。這裡為各位推薦養胃藥膳十款:
1.柴陳瘦肉湯
原料:柴胡,陳皮各6g,瘦肉100g,調料少許。
製法:將瘦肉洗淨,切絲,調味,諸藥水煎取汁,納入瘦肉絲,煮熟後,食鹽,味精等調味服食,每日1劑,連續3-5天。
功效:舒肝理氣,和胃止痛。
主治:上腹飽脹,悶滿不實,痛無定處,吞酸嘈雜等。
2. 枳術豬肚
原料:枳實10g,白朮30g,豬肚1個,調料適量。
製法:將枳、術擇淨,布包,豬肚洗淨,納諸藥與豬肚中,紮緊,放入鍋中,加水同燉至豬肚爛熟後,去渣取汁飲服,豬肚取出,切片調味佐餐食用,每週1-2劑。
功效:消食健脾。
主治:脾虛食滯、胃脘脹滿,噯腐吞酸,噁心嘔吐,吐後脹減,或伴腹痛,腸鳴、洩瀉等。
3.人蔘蒸雞
原料:母雞1只(約750g),人蔘15g,水發玉蘭片10g,水髮香菇15g,火腿肉10g,鹽、黃酒、味精、蔥。姜,雞湯適量。
製法:將母雞宰殺後,去毛雜,褪淨毛樁,放入沸水鍋中氽一下,取出雞用涼水洗淨,雞湯留用。香菇、火腿、玉蘭片、蔥、姜等切片待用。人蔘用開水泡開,放入碗內上籠蒸30分鐘備用。將雞、參、菇、火腿、玉蘭片、蔥、姜放入盆裡,加食鹽,黃酒,味精、雞湯(沒過雞),上籠用武火蒸至雞爛,將雞取出,放在大碗裡,將人蔘、火腿、香菇、玉蘭片擺在雞身上(不要蔥姜),將雞湯倒入炒鍋內,燒沸後,去浮沫,調好口味,澆在雞身上即成,每週1-2劑。
功效:大補元氣,補益脾肺。
主治:食少,倦怠,健忘,眩暈頭痛,尿頻及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症。
4.芪蒸鵪鶉
原料:鵪鶉2只,黃芪10g,調味品適量。
製法:將鵪鶉用清水悶死,去毛雜,洗淨,放沸水中氽片刻,而後納黃芪於鵪鶉腹中,放碗內,加清湯適量,用溼棉紙封嚴,上籠蒸約&$分鐘,去棉紙,取汁,加食鹽、味精調味後,澆在鵪鶉碗內即成,每週2-3劑。
功效:益氣健脾,和中開胃。
主治:脾胃虧虛所致的食慾不振,納差食少,肢軟乏力,頭目眩暈等。
5.山藥羊肉湯
原料:山藥50g,羊肉500g,調料適量。
製法:將羊肉洗淨,略劃幾刀,氽去血水;山藥洗淨,切塊,兩者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及蔥、姜、胡椒、黃酒等,武火燒沸後,轉文火燉至羊肉爛熟,取出切片,放入碗中,原湯取汁,加食鹽,味精煮沸後,倒入羊肉碗中即成,每週1-2劑。
功效:補益脾胃,溫中止痛。
主治:脾胃虧虛所致的脘腹冷痛,腰膝痠軟,四肢不溫,納差食少等。
6.人蔘黃瓜炒雞丁
原料:人蔘5g,黃瓜50g,雞脯肉200g,冬筍25g,調料適量。
製法:將人蔘浸軟、切片;黃瓜切片;雞肉切丁;冬筍切絲。將雞丁加食鹽、味精、蛋清及澱粉適量拌勻,置熱油鍋中劃散後,下人蔘,黃瓜、筍、姜、蔥等,煸炒至熟後,食鹽、味精調味,香菜梗入鍋,翻炒二、三下即可,每週2-3劑。
功效:補益元氣,健脾開胃。
主治:食慾不振,納差食少,肢軟乏力,口乾等。
7. 參芪鴨條
原料:人蔘5g,黃芪10g,青鴨1只,豬瘦肉100g,陳皮及調味品各適量。
製法:將參、芪切片;青鴨去毛雜、頭爪;陳皮切絲;豬肉切塊,同放入鍋中,武火燒沸後,去浮沫,下調味品,文火煮至鴨熟,取出放碗中,原湯取汁過濾,倒入碗中即成,每週2-3劑。
功效:益氣健脾,補虛生血。
主治:脾虛食少,乏力,面色無華等。
8. 苦瓜炒瘦肉
原料:苦瓜250g,豬瘦肉100g,調料適量。
製法:將豬瘦肉洗淨,切絲,用黃酒、薑汁、白糖、鹽、生粉等拌勻上漿。苦瓜洗淨,切絲,放入沸水中氽一下。鍋中放素油燒熱後,放蒜泥、豆豉煸香後,再放豬瘦肉翻炒,待熟時,下苦瓜、辣椒絲,蔥段炒幾下,而後加半碗清水,用文火燜片刻,調味起鍋即成,每週2-3劑。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胃脘灼熱疼痛,口乾口苦,大便祕結,小便短黃,視物模糊,心胸煩悶等。
9.瓜皮雞絲
原料:西瓜皮150g,雞脯肉100g,調味品適量。
製法:將西瓜皮洗淨,切絲,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備用;雞肉洗淨,煮熟、切絲,同瓜皮絲放入盤中,撒上蔥、姜、椒、鹽、醋等調料等即成,每週2-3劑。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胃脘灼熱,口乾喜飲,頭目昏花,肢軟乏力等。
10.黃精燉鴨
原料:黃精30g,青鴨1只,調味品適量。
製法:將黃精洗淨,布包;青鴨去頭雜,洗淨,切塊,兩者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同燉至鴨肉爛熟後,去藥包,食鹽,味精、蔥、薑末等調味服食,每週2-3劑。
功效:健脾益氣,滋養五臟。
主治:形體消瘦,營養不良,肢軟乏力,納差食少等。
本期特邀醫師
胡佳
中西醫結合主治醫師
擅長醫療大資料分析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酒精肝、脂肪肝、肝癌、膽囊炎、膽石症、胰腺炎、胃炎、消化性潰瘍、功能性便祕、慢性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實現中西醫結合個體化診療和消化系統腫瘤的早期篩查。
坐診時間:週二下午(撫生);週三全天,週日下午(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