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辭舊迎新跨年夜,各大衛視都準備了精彩紛呈的跨年晚會。然而就在當天凌晨,一則年輕藝人因為身體原因退出跨年舞臺的訊息登上了熱搜。

訊息一出,很多人在驚訝之餘又不免心疼,立刻詢問道:良性位置性眩暈是怎麼回事?嚴重嗎?

頭暈和眩暈是神經科門診常見的兩個症狀,它們涉及的疾病眾多。今天就來談談應該如何診斷、鑑別和治療。

區分頭暈和眩暈

首先,我們需要區別頭暈和眩暈。

眩暈

相對於頭暈,眩暈主要指患者產生了位置性錯覺。眩暈會讓人覺得周圍靜止的物品發生了空間位移,這種位移常見的是旋轉,患者會說“我覺得周圍的東西都在轉”。

又比如,我們小時候都坐過“轉椅”。剛從“轉椅”上下來的感覺就是“眩暈”。

除了旋轉,其他常見的空間位移還包括上下跳動以及患者自身的不穩定感。

此時,患者雖然覺得周圍的物品沒動,但自覺身體迅速下沉或者自身旋轉。眩暈是一種很痛苦的感覺,嚴重者不敢睜眼,並且會盡量抓住固定物體以免摔倒。

頭暈

與眩暈相比,頭暈要輕得多。頭暈並不產生位置性錯覺,即患者僅覺得頭部不適,昏沉,但並不覺得周圍物體旋轉或自身旋轉。

良性位置性眩暈

導致眩暈的疾病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良性位置性眩暈”(BPPV),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良性

聽名字我們就知道,這種疾病的病程是良性的,不會導致嚴重後果。

2

和體位改變有關

患者在體位變化時,如從臥位變為坐位,或者翻身時出現眩暈。

3

眩暈嚴重但持續時間短暫

這種眩暈往往嚴重到讓患者恐懼,患者會覺得自己馬上會從床上摔下去從而喊叫、甚至會伴有嚴重噁心嘔吐,好在眩暈通常在半分鐘內自行緩解。

雖然病程良性,但這種眩暈往往讓患者非常痛苦和恐懼。

透過以上的描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知曉良性位置性眩暈的臨床特點,那就是:由體位變化誘發的持續時間短暫的嚴重眩暈。

實際上,與體位相關且時間很短的眩暈只有這一種,這也使得它很容易與其它導致眩暈的疾病如“卒中”、“梅尼埃病”、“前庭神經元炎”等鑑別。

良性位置性眩暈的原因

導致良性位置性眩暈的原因是內耳結石。

很多人不敢相信,耳朵裡也可以長結石?沒錯,結石可以長在膽囊、腎臟等器官,也可以長在耳朵裡。

不過,這裡的“耳朵”特指“內耳”。

鼓膜以外的部分包括外耳道、耳廓等統稱“外耳”;鼓膜內是“中耳”,它負責聲音的傳導;“中耳”的裡面就是“內耳”,它負責產生聽覺和平衡覺。

也許您不知道,耳朵是人體重要的平衡器官之一。就算閉上眼睛,人們也能知道自己的體位是坐著、躺著或者站著,這是靠內耳感知的。

內耳是由一個壺腹和三個相互垂直的半規管組成的,裡面充滿了淋巴液,這就像一個有著3個壺嘴的茶壺。其中,半規管(壺嘴)壁上附著前庭細胞,而壺腹(壺身)壁上沒有前庭細胞。

結石一般生成於壺腹,一旦滑落到半規管內,隨著體位改變,結石發生沉降,會刺激半規管壁上的前庭細胞導致短暫眩暈。

良性位置性眩暈是導致眩暈的最常見疾病,沒有之一。據統計,它的終生患病率大約為2.4%,隨著年齡增長,患病率不斷提高。

60歲以上老年人與18-39歲的中青年相比,患病率上升了7倍。因此,老年人的眩暈不見得是“腦供血不全”,很有可能是這種疾病。

良性位置性眩暈的治療

治療良性位置性眩暈的推薦方法是手法復位。

所謂“手法復位”,是指透過一定體位變化,讓結石從半規管滑落到壺腹內。由於壺腹壁上沒有前庭細胞,因此復位後患者眩暈立即改善。

這種疾病沒有有效的預防手段,平均每2-3年復發一次。對於復發過於頻繁或復位效果不好的少數患者,可考慮手術去除結石。

11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李醫生養生60秒丨藥食同源話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