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每天喝一小杯沒事的。"

"誒,別聽醫生瞎吹,就是專門騙你的。"

這樣的話不知道你是否有聽說過?

由於中國酒文化的傳承,在好酒人士的嘴中,酒可是不可多得的良藥。

但好的不留,光留下糟粕,這可不是傳承的目的;

如勸酒文化就是其不尊重自己人格和自由的一種表現,狂飲文化則是不尊重自我健康的一種表現,卻被很多人繼續沿用到如今;

在中藥裡,酒有著重要作用,它能有通血脈、散溼氣、溫腸胃等功效;

這時候很多朋友可能會說,你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不,在中醫藥裡的酒,加到方子中可都是煎煮成藥湯服食或煎好以後勾兌,分量也都是有標準的,可是很少有拿著酒直接往胃裡灌的。

另一方面,藥酒多做引子,可絕非是"飲料",這個是我們需要區別開來的。

每天高低整兩杯,每餐必喝一杯這種習慣,部分人或許適用,可終究不是所有人都合適。

社會在進步,文化也應該得到進步,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酒精與多種疾病有關係,我們更應該對此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就在前兩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在《每日科學》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在針對將近10萬人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經常喝一點酒的人,發生房顫的風險會增加。

在14年裡的平均隨訪中發現,與不喝酒的人群對比,每天喝一點點酒的人群房顫風險增加了16%。

這一份赤裸裸的資料是在真實地表達,就算平時少喝點,但如果每天喝一點點,房顫的風險還是一樣增加了。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率失常的表現,房顫時的心率可能會達到300~600次/分鐘,並且還不規則,隨著年齡的增長房顫的發生率也會隨之增加,它與一系列的冠心病、高血壓病、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都有著緊密關聯。

研究人員分析了參與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和義大利五項基於社群的研究的107845人的資訊。參與者在1982年至2010年加入研究期間,接受了醫學檢查,並提供了有關其病史,生活方式(包括菸酒消費),就業和教育水平的資訊。共有100,092名參與者入組時沒有房顫,他們的中位年齡接近48歲(範圍24-97歲)。

在近14年的中位隨訪期內,有5854人發展為房顫。各種型別的酒精飲料以及男性和女性的飲酒與房顫風險之間的具有相關性。

這不是唯一一個例子,在17年,就有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癌症委員會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只喝一小杯(60ml)酒,就會增加乳腺癌復發的風險。

假如看到這裡,你還覺得小酌怡情,那麼還是得做好每年的體檢啊。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One small alcoholic drink a day is linke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17 January 2021.DOI: 10.1093/eurheartj/ehaa953

11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科學飲水三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