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新聞(就圖上這個)講的是男子攝入過量蛋白質導致腎炎。
這個影片主要說了兩個觀點:
第一,醫生說:“這位健身達人為了完美地塑造身形,他需要吃大量的蛋白質,日常主要吃雞蛋白、雞胸脯、牛肉和蛋白粉,這些長期的大量使用以後,代謝產物會經過腎臟排洩,嚴重的增加了腎臟的負擔,時間一長腎臟代償功能衰竭,就代償不過來了,最終出現蛋白尿,也發展成我們說的腎炎。”
第二,財經網透過文字說:“醫生提醒,成年人每天蛋白正常攝入量為65克,靠日常飲食就能滿足。攝入過量的蛋白質不僅無法吸收,還會加重胃腸道、肝臟及腎臟負擔。”
OK,接下來聽我說說。
蛋白質由氨基酸構成。氨基酸包含了氨基、R基和羧基。
當我們談論消化蛋白質時,其實指的是消化氨基。
在單位時間內,人體處理氨基是有限的,所以消化蛋白質也是有效的。
但注意,消化並吸收的總量,不管是100克、200克還是400克蛋白質,都是無限的(Anthony D. Jackson. et al. 2009)。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氨有毒。
身體吸收了氨,首先會轉化為尿素,進而透過腎臟排出。這個過程,叫做尿素迴圈(urea cycle)。
當你一次性攝入大量的蛋白質時,身體就會減緩蛋白質的消化速度。
因為要處理氨。
處理氨的過程,非常慢,更多的蛋白質攝入,消化吸收的時間也越長。
這也是為什麼高蛋白飲食飽腹的原因。
攝入的蛋白質越多→身體需要處理的氨就越多→尿素含量越多→腎臟壓力越大。
就是這麼個邏輯,就是這麼個相關性,讓過去的營養學,甚至至今,都依然認為高蛋白攝入就會造成腎臟問題。
但相關性不等於因果性。
這就好像相關性【吃脂肪→膽固醇會上升→所以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事實上因果性是【吃壞脂肪→壞膽固醇上升→導致心血管疾病】。
沒有一個研究文獻指出——腎臟健康的人吃高蛋白會導致腎臟問題。
但有很多、大量的研究文獻指出——腎臟不健康的人肯定不能吃高蛋白。
不考慮個人是否健康就說高蛋白飲食不健康,就是瞎扯淡。
最後再說一下,所謂的“過量”和“高蛋白質”,上限是多少?
根據國際運動營養協會ISSN給出的宣告:4.4g/KG。
比如60KG的人每天的蛋白質攝入上限是每天264g。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物質,對於咱們中國人來說,與其擔心吃太多,吃太少才是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