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這是一種發病率十萬分之一的疾病

賁門是胃與食管相連的部分,食物透過賁門進入胃內。如果賁門罷工了,食管裡的食物不能快速透過食管進入胃內,食物積存在食管小小的空間內,甚至從口中反流或嘔吐出來,患者就會出現吞嚥困難、胸痛、反流、嘔吐甚至嗆咳等症狀。

這種賁門罷工的症狀叫賁門失弛緩症,是一種食管動力障礙性疾病,是指吞嚥後食管體部不能蠕動、賁門括約肌弛緩不良的一種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賁門失弛緩症累及到整個食管,就會逐步出現食管擴張等情況,嚴重者可能會導致食道癌。這是一種少見病,發病率約1/10萬。

診斷並不困難,重在排除其他疾病

六十多的老太太有膽囊結石、膽囊炎、胃炎病史,有高血壓、腦梗死病史多年。最近出現了反覆嘔吐,難以下嚥等,在外院透過內鏡檢查為胃炎,懷疑膽囊炎,但對症治療後患者依然反覆嘔吐,後來患者來到市二醫院求診。醫生針對患者的症狀完善相關檢查尋找病因。透過消化道鋇餐造影等影像學檢查,實時觀察胸腔內食管下括約肌功能,發現患者的食管下端擴張而遠端呈現邊緣光滑的“鳥嘴樣”變細,在明確患者無明顯腫瘤、瘢痕等其他引起吞嚥困難原因後,考慮患者患有“賁門失弛緩症”。

消化道影像資料

挖隧道不僅可以取腫瘤,還能鬆開“閥門”

內鏡中心專家們根據患者的情況,經過討論後製定了周密的手術計劃,決定採用無需開胸、開腹,創傷更小的“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簡稱POEM)。雖然被稱為“挖隧道”,但POEM術屬於難度較高的精細微創手術,手術要求透過內鏡在食道內建立隧道,再在隧道內進行肌切開的操作。因隧道的前方為薄薄的粘膜,後方切開肌肉進入包含心臟、大血管、氣管等關鍵臟器及結構的縱隔,要求操作精確到毫米,稍有不慎就會有大出血、穿孔等致命的風險。

王博智醫生透過內鏡隧道技術切除消化道腫瘤

王博智醫生先透過普通胃鏡行術前檢查,吸淨食管及胃內容物。接著在手術室氣內插管全麻下,常規置入內鏡,在距離賁門狹窄部位上方的食管處進行黏膜下注射,做倒T形切口,隧道處於粘膜下層與肌層之間,逐步往胃的方向剝離,當隧道從狹窄部位經過之後,內鏡進入分離隧道,達賁門下約3cm處,在胃鏡直視下輕柔的地用刀將食管全層肌切開,一直到賁門下胃肌層約3cm處,創面徹底止血,金屬夾閉合隧道入口處。手術順利,術中出血少。經過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患者最終康復出院。

賁門失弛緩症有什麼特點?

目前病因不明,以前透過藥物治療,注射肉毒桿菌,球囊擴張術等方法,存在療效維持時間短、術後易復發等風險,而手術治療創傷大、併發症也多。現在可以透過內鏡採取“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簡稱POEM)的術式有效解決難題。

1、吞嚥困難:早期患者都有吞嚥困難,但不十分明顯有時是間斷性發生的,也可能會自動緩解。症狀時重時輕,甚至可達數十年。如果不早期發現和治療,就可發展到食物完全不能嚥下的程度。

2、胸痛:胸痛可以是多樣特徵的。如痙攣痛、針刺痛、悶脹痛、灼痛等。發作時像心絞痛,所以容易被當做心臟病的症狀,治療很久病情都沒有好轉。這裡提醒大家,找到病根是關鍵,要找正規醫院、專業的醫生去治療。

3、反流:隨著食物吞嚥困難,大量食物滯留在食管裡,沒有進入胃腔內,隨著人體的變化,比如:吃完飯躺著、蹲起運動等,食物從食管中反流出來。很多人曾按照胃食管反流病治療多年。

4、呼吸道症狀:賁門失馳緩症有明顯的反流性症狀,反流物可流入呼吸道內引起呼吸道反覆感染。在夜間會出現陣發性嗆咳。

如有上述症狀的,要儘快去醫院檢查必要時及早開始治療,賁門失馳緩疾病不容忽視。

專家介紹

王博智

內鏡介入治療學組副組長

副主任醫師

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從事普外科、內鏡外科臨床工作多年,外科學基礎紮實,擅長消化道腫瘤、肝膽道結石等普通外科常見病診治,對內鏡外科等微創外科手術有深入研究,曾往上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內鏡中心進修學習內鏡外科診療技術。常規開展各項內鏡診療技術,包括內鏡下早癌篩查、內鏡下消化道黏膜剝離術(ESD)、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及治療(ERCP)、內鏡經黏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STER)、內鏡下經口賁門環肌切開術(POEM)等。

13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起夜頻繁、夜尿增多,是腎不好?不一定,或是這5種因素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