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都認識了這樣一位老人——鍾南山,聽到他的名字就能讓人感到安心,在那段艱難的抗疫時光裡,他給了我們堅持下去的希望和力量。看到鍾南山院士在鏡頭前侃侃而談的樣子,我們很難想象他已經有84歲了,在精神抖擻的感覺中看不到一絲老人們該有的佝僂、遲緩的感覺,對自己的健康管理做得很棒。
鍾南山也分享過自己的一日三餐,還特別提到了“三吃三不吃”,那具體指的是哪些呢?下面就來詳細說說。
1. “一吃”:多吃五穀雜糧
常見的五穀雜糧有玉米、紅薯、燕麥、大豆等等,對於習慣三餐吃大米、麵食的人來說,平時可能確實吃得少。確實五穀雜糧的口感會比精製米麵要差一點,但他們含有的營養物質更加豐富,包括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族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都不錯。
而且,五穀雜糧還屬於低熱量食材,“減肥大軍”們可以嘗試用五穀雜糧來代替精製米麵,是控制熱量的同時保持營養的好選擇。除了減肥,還能幫助降血壓、血脂和血糖。
剛開始如果只吃五穀雜糧可能會有些不習慣,我們前期可以嘗試在煮米飯的時候加入一些燕麥、薏仁、紅薯之類,慢慢適應。
2. “二吃”:多吃牛奶或雞蛋
鍾南山院士曾說過自己每天都會喝兩杯牛奶,讓身體更健康。問問自己上次喝牛奶是什麼時候呢?牛奶可被稱為“白色血液”,聽這名字就知道它的營養價值那是槓槓的!它含有人體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素,為人體補充鈣和磷,還有促進睡眠的作用。一個人能擁有好的睡眠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就不需要多說了吧。
除了牛奶,雞蛋也“不甘示弱”,如此優質的蛋白質食物,建議堅持每天吃一個,最好是直接白煮,對營養的破壞小哦。
3. “三吃”:多吃魚肉
鍾南山院士說過自己是很喜歡吃魚的,還特別提到了清蒸鯇魚。比起豬肉、牛肉,魚肉的脂肪含量和熱量更低,同時營養價值更高。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比起紅燒、煎炸等做法,清蒸是更健康的烹飪魚的方式,這樣用的調味料少,也能更好地保留魚本身的營養,和魚肉原始的鮮美味道。
4. “一不吃”:不喝煲湯
很多人愛喝湯,覺得經過好幾個小時的燉煮之後,湯裡面都是滿滿的營養。其實恰恰相反,正是長時間的燉煮,讓食材裡的營養大打折扣。且很多老火靚湯裡含有太多油、鹽以及嘌呤,喝太多尿酸易升高,還會長胖。
5. “二不吃”:不吃臘腸
到了冬季,很多家庭會特地去準備臘腸,甚至成了一種年味的象徵。確實臘腸是一種很方便的食材,不管是直接蒸著吃,還是和各種食材搭配炒著吃,味道都差不了,可以說是“百搭神器”了。但是像這種臘腸、臘魚、臘肉等都含有太多鹽,甚至是新增劑和色素,其實是最好不要多吃的。另外像火腿腸、培根等加工肉製品同樣儘量別吃。
6. “三不吃”:不吃油條
早上還餓著肚子的時候,看到早餐攤上賣的油條,那可是太誘人了,瞬間勾起一天的食慾。但別看油條簡簡單單的,熱量那可不是一般的高,總是當早餐吃的話肥胖、上火都會找上門,甚至容易引起三高。當然,和油條類似的油餅、麻球等油炸食物都應當少吃,最好不吃。
以上就是鍾南山院士用親身經歷總結出來的“三吃三不吃”秘籍,對照看看你的日常飲食是否健康,畢竟身體是我們一輩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