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灸是採用點燃的艾條懸於選定的穴位或病部位之上,通過艾的溫熱和藥力作用刺激穴位或病痛部位,達到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防治疾病的一種操作方法,屬於艾灸技術範疇。
此項操作的併發症如下:
一、灸皰和灸瘡
【臨床表現】
此種情況多出現於化膿灸。灸療部位損傷初期紅斑,漸起水泡,或是灸後化旅。
【預防措施】
1.灸療過程中,隨時詢問患者有無灼痛感,以便及時調整距離,防止燙傷
2對於區域性知覺減退的患者或昏者,操作者要將食、中兩指分開後置於施部位兩側,通過操作者的手指來測量患者區域性受熱的溫度,以隨時調整施的距離,掌握施的時間,以防燙傷。
【處理措施】
1.及時彈除艾灰,防止艾灰脫落灼燒面板或衣物。
2.出現小水皰,注意勿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水皰較大時用無菌注射器刺破水皰,抽出水液後再塗以燙傷油,並用無菌紗塊覆蓋,保護創面,以防止摩擦,注意保持乾燥,引起感染。
3.出現疾瘡,要注意避免感染,可用赤皮蔥、薄荷各適量煎湯,淋洗瘡之周圍,外貼玉紅,促進結痂,自然而愈。
二、暈灸
【臨床表現】
1.先兆期:頭部各種不適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適,眼花,耳鳴,心悸,面色蒼白,出冷汗,打哈欠等
2.發作期:輕者頭暈胸悶。噁心欲吐,肢體發軟涼,搖晃不穩,或伴瞬間意識喪失。重者突然意識喪失,撲在地,脣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雙眼上翻,二便失禁。少數可驚發作後期:經及時處理恢復後,患者可有顯著疲勞,面色蒼白,嗜睡及汗出。輕症則僅有輕度不適。
【預防措施】
1.施灸前前應先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的顧慮。
2.協助者取舒適體位,轉移其注意力,並指導患者做鬆訓練。
3.極度疲勞、空腹,過飽或對灸法恐懼,過敏體質,應慎灸。體弱者,刺激量不宜過強。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