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機體內的代謝功能逐漸衰退,基礎代謝率降低,加上活動量減少,能量消耗也隨之減少,所以,中老年人應適當減少飯量,減少身體能量的來源,這樣還可以激發人體細胞活力,促使細胞更新,從而使機體的免疫力提高;否則,能量過剩,就轉變為脂肪儲存在體內,導致體重增加,使心臟負荷加重,心臟病、動脈硬化、糖尿病、腫瘤等也就有機可乘。所以,一定要注意飲食有節,不可過量。

飲食有節是生活起居有規律,飲食要定時、定量,不可過飢過飽。

首先,飲食要定時。飲食定時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按照定時間有規律地進食,能使人體建立起條件反射,可以保證消化、吸收功能有節律地進行活動。如果不分時間,隨意進食,就會使腸胃無法正常工作與休息,導致胃腸消化的正常規律被打亂,從而導致食慾減退影響健康。

一日三餐是我們傳統的進食習慣,腸胃也適應了這種工作節律,到吃飯時見就會自動進入工作狀態。一日三餐,按時進食,不隨便吃零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腸胃也就養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消化功能就會旺盛,有利於身體健康。

另外,也要按照工作學習的實際情況來安排進食時間,如果晚上要加夜班或者熬夜,就一定要及時補充食物,供給人體所需營養。

其次,飲食還要定量。飲食定量是指人們吃東西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而要恰到好處。

人體每天均需攝入一定量的食物,以維持生命活動的需要。如過攝入量不足,就無法供給人體足夠的營養,就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會滋生各種疾病;反之,如果飲食量超過一定的限度,超過了脾胃的正常工作量,就會加重胃腸負擔,不能及時消化,影響營養的吸收與支出,還會損傷脾胃功能,引起各種疾病。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不論男女,睡前1個好習慣,人長壽,血液淨如水,血管暢通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