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去醫院開中藥,最後叮囑一定要用砂鍋煎藥。為什麼要用砂鍋煎藥?有的人覺得很不能理解。接下來我們就去聊聊喝中醫那會事。
家裡有鋁鍋,有鐵鍋,為什麼不能用呢?因為鋁和鐵的金屬活性比較強,很容易與重要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反應的結果,輕則使藥物中的有效成分,發生了沉澱,溶解度降低,重則產生毒性。
而砂鍋它不僅價格低廉,而且其成分穩定,不會與中藥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且受熱均勻緩和。但是砂鍋不耐碰撞,稍一不注意就容易碎。所以在煎煮中藥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些。如果家裡沒有砂鍋,可以選擇搪瓷鍋、不鏽鋼鍋、玻璃煎鍋,他們的材質和穩定性也僅次於砂鍋。
煎藥前,還需要記得藥物的浸泡雖然中藥都是植物晒好的藥材,但是如果不提前充分浸泡就會使藥材大打折扣,這是因為充分浸泡藥材可以使其植物細胞恢復到天然狀態。一般來說,花、莖、葉一類的植物要泡一個小時或一個半小時,果實一類的藥材要泡兩個小時或者三個小時。而且一般建議用冷水浸泡,水量不超過五釐米,泡好後可以直接使用浸泡的水煎藥。
那煎藥的時候要放多少水呢?有的人認為,水浸過藥物超過一指,有的人認為,藥太苦了,我少放些水,這樣煮出來的藥汁,也比較少,容易服用。其實不是這樣,中藥煎煮放多少水?應該從三個方面來考慮。
1.從藥物的本身性質,有些藥物吸水性較強,那麼我們就應該多加一些水,比如茯苓,山藥,澤瀉等這些塊莖類的。
2.我們應該從藥物的本身功效。決定放多少水。比如補益類的中藥,水宜多而不宜少,解表類,攻下類中藥水宜少而不宜多,
3.服藥患者的病情來決定。對於吞嚥困難或者水入則嘔吐的患者。還有小兒服用的中藥 水宜少但是患者如果沒有飲食上的障礙,而且並非是小兒,那則可以適當多放些水。
怎麼用砂鍋煎藥呢,這需要掌握煎藥的火候。在許多中醫的醫典裡,說到火候一般是使用“文火”或“武火”來說。用我們的白話來說,就是小火和大火的意思。煎藥的時候一般要先用大火將藥湯煮至沸騰,然後再用小火熬煮。許多不明白怎樣煎藥就乾脆大火燒到底,因為便利和節省時間;但是大火燒會使藥材在湯水中的水快速蒸發,達不到藥物釋放藥效。而且還有可能糊鍋,毀掉整鍋藥物。
熬煮好之後,成年人則可以傾倒出200或300毫升,小孩子的話,則是去一半的藥量。但如果感冒或患病,請少量服用。
第一次煎藥和第二次煎藥要注意藥物煎沸的時間。總的來說,第二次煎藥時,要比第一次多煎10分鐘。
今天大家了解,煎煮中藥到底用什麼樣的器皿了嗎?煎煮中藥,根據自己的需要放多少水了嗎?
今日話題你知道如何煎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