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艾灸,是古人在採用樹枝、柴火取火薰,火燙以消除疾病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在漫長的過程中,發現只有艾草具有純陽之性,能祛除身體內寒溼,補充消耗掉的陽氣。

翻閱古籍,發現不少書籍都提到過艾灸。

《孟子 離婁篇》:“猶九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為不蓄,終身不得。”

意思是,得了九年的病,可以用三年陳的艾草去治療。

《黃帝內經》中的《靈樞篇》:“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意思是,扎針治不了的病,艾灸可以。

經歷了秦漢,唐宋,金元,明清時期,到了近現代時期,艾灸在實踐中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艾灸的形式也各種各樣,有些已經不適合現代的社會。一起來看看哪些方法我們現在可以使用。

直接灸

古時候的人都很能忍,為了能治好病,再苦再疼也得治。化膿灸,發泡灸是很有效的方法,但對於現代大多數人很難接受,就先不介紹了。

麥粒灸

把艾絨做成麥粒大小的灸炷,直接放到身體的敏感穴位,用線香點燃,燃盡後在灰燼上再放上一炷,繼續點燃,熱力持續注入穴位。當灰燼堆積多了後,此處的面板也不會感覺太疼痛,反而是一種溫和的炙熱感。經常灸,補充身體陽氣,對防治感冒很管用。

無瘢痕灸

將艾絨搓成綠豆,黃豆,或蓮子大小,底座要鬆散,直接放在穴位部位,用線香點燃。感到略有灼痛時,用鑷子將艾柱挾去,再放上一個新的艾柱,灸到面板出現紅暈不起泡,可以治療許多慢性疾病,或者癌症患者手術後的康復。

間接灸

隔姜灸

這是最為普遍的一種間接灸法。生薑的驅寒功能毋庸置疑,把生薑切成2毫米左右厚的片,用牙籤扎一些孔,放在穴位上,再放上艾絨,點燃。適用於一切虛寒病症。

隔蒜灸

用紫皮獨頭蒜,也切成2毫米左右厚的圓片,放在對應的穴位上,再放上艾柱。適用於肺部的疾病,被蛇蠍毒蟲咬傷等。

隔鹽灸

隔鹽灸一般用來灸肚臍,也就是神闕穴。神闕是先天之氣相連的一個穴位,也是人體的第二張嘴,它能吸收能量,我們就直接給它艾的能量。隔鹽灸的鹽最好用青鹽,不要用有新增劑的鹽。治療急性寒性腹痛、吐瀉、痢疾等病。

懸灸

用艾條懸灸,是在明朝以後才慢慢發展而來,免於皮肉的燒灼之苦。懸灸時,最講究置心一處。在治療過程中,最昂貴的是人心,藥物只是輔助,將無雜念的心靈與恰到好處的藥材相結合,治療效果往往加倍。

鍼灸

將針扎進穴位,再插上艾柱,點燃後,艾的熱流會順著針緩緩進入經絡深處,“氣至病所”,目標位置相對準確,是一種高效的艾灸治療方法。

除了最後這一種,其他的幾種灸法都不難,很容易自己操作,學起來,讓“艾”愛自己,愛家人。

#健康科普大賽#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動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