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在有高血壓的人群中,經常聽到有些人說自己不敢多喝水,擔心水喝多了血壓就會高起來。因為血壓是血液對血管產生的壓力,而血液中95%以上都是水,喝進去的水大部分確實被吸收進了血液中,由此看來害怕喝水多少就可能對血壓有影響,那麼這種擔心有道理嗎?
【醫生評析】首先可以肯定地說,除一些很特殊的情況外,這種擔心沒有必要,也就是說有高血壓的人完全可以像其他人一樣正常地喝水,比如每天飲水1800-2000毫升,過多不好,而過少則對身體的危害較大,如何理解呢?
人體在喝水後,少部分在胃腸道中起著潤滑作用,有助於防止便秘發生,大部分被吸收入血。但全身血液迴圈的速度非常快,這些被吸收入血的水經過腎臟時立即被過濾出來形成尿液排出體外,並不會增加血液的總量增大對血管的壓力引起血壓的升高。
不過需要知道的是,腎臟在過濾水時是有一套重吸收機制的,即先將水過濾到腎盂(相當於是臨時貯存容器)中,然後根據血液中水分是否符合生理要求對腎盂中的水進行重吸收,如果血液中不缺少,則過濾出來的水不會被重吸收入血而形成尿液排出,否則過濾出來的水將被重新吸收入血。這也就是為什麼喝水多時很快就要排小便,缺水時小便很少的原因。

正因如此,有高血壓的人正常飲水不會對血壓產生影響。但是高血壓危害之一是引起高血壓腎病,此時腎臟過濾出水的功能下降,結果就是大量的水過濾不出來而留在了血液中,從而導致血壓的進一步升高。所以,當發生高血壓腎病時是需要限制飲水量的,喝多少水要根據排出多少小便來計量,這也是為什麼有高血壓腎病的人需要每天記錄小便排出量的原因。
此外,當有高血壓的人發生心力衰竭的併發症時需要減少血液總量,因為心力衰竭時心臟收縮功能下降,減少血液中的水分是有效減少血容量的方法,就需要限制飲水量了。此時也應當像高血壓腎病一樣每天記錄小便排出了多少後,再酌情制定喝多少水合適。
綜上所述,除外上述說到的兩種特殊情況外,有高血壓的人不必擔心喝水會對血壓產生影響,而且應當喝夠水。因為血液缺了水會變得粘稠,不僅血流速度會變慢,還給脂肪沉積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提供了機會,因此每天大約八口杯的水是應當要保證的。

需要提醒的是:這裡所說的水是指白開水,不能以淡鹽水、飲料來替代,因為鹽水、飲料中的鹽與糖會提高血液滲透壓而增加血液總量;茶水與咖啡也不建議多喝,因為其中的茶鹼、咖啡因可能加快心率而對血壓產生不良影響。
至於喝水的時間,建議分佈在全天來喝,不要一次性大量飲水;注意在早晨起床後與臨睡前喝半杯,更有利於改善機體可能缺水的風險,特別是對有冠心病、腦梗塞的人更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