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原創 許嘯聲 許醫生的oncall日記近些年來,隨著人們體檢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女生體檢時查出了子宮肌瘤,一看到“瘤”字,第一反應是害怕要切除子宮,更擔心與癌症沾上關係……所以很多人在網上查詢,看到各種各樣的說法。特別是推薦去做精油按摩,燻蒸排毒之類的,據說是可以“消除”肌瘤,便相信了,去養生美容館做“保養”,不僅沒有改善子宮肌瘤的情況,反而日益加重!

還有不少患病的人沒有什麼不適,早期很多情況都被忽視了。因此本次科普的主要目的,在於提醒大家,一旦婦科體檢發現異常,及時去醫院諮詢專業醫生,切不可盲目相信什麼養生保健而不去醫院治療。今天饅頭哥就來和大家說說,被檢查出來子宮肌瘤應該怎麼辦?

什麼是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一般常見於育齡期的女性。育齡期女性雌激素分泌旺盛,可以說是子宮肌瘤茁壯生長的“幫兇”,所以說生育年齡的婦女患病率較高。根據部位不同可劃分粘膜下肌瘤、漿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以及一些特殊型別。

粘膜下肌瘤:往子宮腔裡面長;肌壁間肌瘤:長在子宮的肌肉裡的;漿膜下肌瘤:往子宮外生長。不過大家別慌,子宮肌瘤基本上都是良性的腫瘤,惡變機率非常小。得了子宮肌瘤會有哪些的症狀?月經的異常正常的月經週期是28天到30天,月經持續時間3-5天左右。子宮肌瘤的患者月經會有改變,經量增多、月經週期縮短,月經時間長等,有的患者月經量是以前的兩倍甚至更多。長期月經變多,可能會導致貧血的情況,臉色蒼白、蠟黃、頭暈、乏力等情況,這要引起重視了,需及時就醫。

陰道分泌物異常白帶增多,合併感染後可能會出現膿性分泌物,如果發生肌瘤破潰可出現帶血以及帶腥臭味的分泌物。壓迫症狀若子宮肌瘤壓迫膀胱或者輸尿管,可能導致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情況;若子宮壓迫直腸,可出現排便疼痛,便秘等情況。

影響妊娠若向內突入子宮腔的肌瘤,可能會妨礙受精卵著床,從而影響生育;若肌瘤過大使宮腔變形、內膜供血不足,可能會影響胎兒生長受限;還有可能會導致產後出血或者早產等情況。得了子宮肌瘤怎麼辦?很多女生一發現自己有子宮肌瘤,馬上焦慮了起來:“是不是要做手術?我還沒生孩子啊不要切我的子宮……”姑娘們,如果體檢檢查出長了子宮肌瘤,首先要穩定情緒,然後要去醫院由專業醫生診斷後,配合醫生進行相關的治療,通常有以下情況:肌瘤小且無症狀者經醫生診斷後,如果肌瘤較小並且沒有引起什麼不適症狀,遵醫囑定期複查B超,觀察肌瘤是否長大。合併臨床症狀者如果已經出現了臨床症狀,那就需要仔細檢查後,進行治療。常用的藥物就是暫時抑制,不讓子宮肌瘤長大。如果合併以下情況,就需要在臨床醫生的專業診斷下考慮是選擇手術:因肌瘤導致月經過多,致繼發貧血;嚴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蒂肌瘤扭轉引起的急性腹痛肌瘤體積大壓迫膀胱、直腸等引起相應症狀;因肌瘤造成不孕反覆流產;手術方式的選擇要因人而異,根據年齡、症狀、肌瘤的位置大小、患者的意願而定。育齡期女性的子宮肌瘤,是先妊娠還是先剔除肌瘤,也要綜合因素分析,權衡利弊,選擇最佳方案,如剔除子宮肌瘤,子宮表面有創面,術後要避孕一段時間,具體時間要根據手術情況來決定。

做了手術,因為子宮表面有瘢痕,有子宮破裂的風險,所以一旦妊娠,要動態監測。近絕經期婦女,隨著卵巢功能減退直至絕經,子宮肌瘤會慢慢縮小的。如果絕經後子宮肌瘤不縮小或反而增大,就需要認真對待,還是手術為宜。除了手術,子宮肌瘤還可以藥物治療,包括西藥、中藥。總之,子宮肌瘤是良性病變,我們要重視體檢,定期複查。最後饅頭哥帶大家回顧總結一下:子宮肌瘤屬於良性腫瘤,不必過分緊張;多食高蛋白食物,肉蛋菜奶,均衡營養;加強體育鍛煉,每天至少30分鐘有氧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熬夜,以免影響內分泌功能;定期複查,至少一年查一次超聲。

12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節氣養生】大寒節氣,藏以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