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頸動脈是將血液由心臟輸送至頭、面、頸部的大血管,是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

頸部血管斑塊的出現明顯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圍血管疾病如下肢血管硬化症的危險。

研究表明,頸血管內膜中層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險增加10-15%,卒中危險增加13-18%。尤其是超聲顯示低迴聲的軟斑塊即不穩定斑塊,更容易脫落導致腦卒中。

而且據有品PICOOC高血壓臨床醫學海外研究中心調查發現,頸動脈狹窄正在年輕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患上了頸動脈狹窄。

另外頸內動脈狹窄程度分為4級:

頸動脈狹窄是指多種病因(如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夾層、血管炎症等)引起的頸動脈管腔變小、頸動脈的血流不足,從而導致的腦缺血癥狀的一種疾病。

一般來說,有多種原因都可以導致頸動脈狹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中、老年人患者頸動脈狹窄的最常見的病因,若是患者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等其它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

其次,頸動脈夾層導致頸動脈狹窄可達到25%;另外,其它一些病變,如血管炎症及自身免疫相關疾病也可導致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狹窄有哪些危害?

1.首先是腦供血不足,甚至造成失去意識,不能言語

首先是腦供血不足。頸動脈出現班塊後,血管腔變窄,血流量就會大大減少,血液不能及時進入腦內,造成腦供血不足。

腦供血不足,那麼大腦正常執行所需的氧氣和養分也就會供應不足,這會使患者嗜睡、記憶力下降、頭暈、視力減退、耳鳴、精神不能集中,嚴重者還會肢體麻木不能活動,甚至失去意識,不能言語。

2.影響認知能力

其次是會影響認知能力,造成認知能力下降。

國內外很多研究表明,大多數患者得了頸動脈狹窄之後,在運動、學習、記憶方面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3.眼部缺血性病變,短暫性視力喪失、視野缺損

眼部缺血性病變也是頸動脈狹窄可能造成的風險之一。

頸動脈也是眼部供血的血管,所以頸動脈狹窄也會造成眼部供血的不足,甚至是眼部血液逆流,造成眼部病變,患者會有單眼受累,短暫性視力喪失,視野缺損等症狀。

4.腦梗塞,造成癱瘓甚至死

頸動脈狹窄還能導致人們常說的腦梗塞,一旦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就會形成血栓,血栓堵住腦血管繼而形成腦梗塞。

臨床研究表明,頸動脈狹窄的患者發生中風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大得多,腦梗塞會導致患者半身不遂、區域性癱瘓甚至是死亡,這對患者和家人來說都是可怕的。

頸動脈狹窄出現之後,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

1、腦部缺血癥狀:耳鳴、視物模糊,頭昏、頭疼、記憶力減退、嗜睡或失眠、多夢等。

也可有短暫性腦缺血性發作,如:眩暈、黑膜,重者可有發作性昏厥甚至偏癱、失語、昏迷,少數患者有視力下降,偏盲、複視,甚至突發性失明。

頸動脈狹窄以後可引起眼部的缺血表現,如:角膜白斑、白內障、虹膜萎縮、視網膜萎縮或色素沉著、視盤萎縮、靜脈出血等,患者失明多因白內障引起。

2、斑塊或血栓脫落可導致短暫性腦缺血和腦梗死。常見於動脈硬化閉塞症性頸動脈狹窄。

3、多發性大動脈炎活動期可有全身不適、發熱、易疲勞、食慾不振、體重下降、多汗、月經不調等症狀。有時可有不典型表現,如無原因發熱或心包積液等。

面板表現有感染性面板結節、結節性紅斑、壞疽性膿皮病。有些患者可有結核、風溼熱,輕者可無明顯臨床症狀,嚴重時出現區域性症狀。

如何預防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就是動脈硬化,要想預防和延緩頸動脈狹窄,主要是控制動脈硬化發病的因素,但目前相關危險因素的控制率在中國很低。

嚴格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戒菸、限酒。積極進行體育鍛煉,控制體重。定期進行頸動脈斑塊篩查。美國心臟協會已建議在無症狀的成人進行心腦血管疾病篩查時行頸動脈超聲檢查對於頸動脈斑塊伴斑塊狹窄50%以下者,如果血脂在正常範圍以內,根據斑塊的穩定性和用藥的風險效益比個體化考慮是否選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對於斑塊狹窄50%以上者,無論血脂是否異常,均建議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使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對於有症狀性頸動脈狹窄,且無創檢查頸動脈狹窄度≥70%或血管造影發現狹窄超過50%等情況,可考慮介入或手術治療。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食補養腎怎麼做?這四種補腎食物不容錯過